韓淝帶頭道:“陛下,臣觀蘇青此人,沉著冷靜,胸有乾坤,不可不除啊,若是讓他回到草原,繼續輔助蒙烈,必是我們的心腹大患啊!”
“臣附議!”
“臣附議!”
身後的官員們齊聲道。
他們都看出了蘇青的不凡,王秦又豈會不知。
只是他若因此斬殺了蘇青,傳出去,只怕會讓世人詬病。
曾禾道:“臣有一計,可讓陛下不受非議,咱們可以在蘇青回到邊境時,派草原的人刺殺他,或者直接將他囚禁在洛都,不殺他,這樣誰也挑不出毛病。”
“……”
曾禾將大家想說的都說了,以至於他們都幽怨的看著曾禾。
王秦摸著下巴道:“曾禾的話,也有些道理,只怕這樣會挑起戰端,蒙烈正好以此為藉口,南下進攻我們,而李皕方面,怕是還沒有做好萬全的準備,能應付蒙烈的幾十萬騎兵。”
曾禾老臉一紅,羞愧的低下了頭。
其他大臣們也都默默的不再提殺了蘇青。
皇帝的話,讓他們一語驚醒,蘇青的背後是幾十萬草原騎兵,而不是隨意拿捏的小部落。
真要殺了蘇青,是可能引起戰禍的。
怪不得皇帝一直都在沉思,沒有真正動手除掉蘇青。
大漢近年來,屢戰屢勝,一路開疆拓土,讓大臣們都有了一種舉世無敵的感覺,覺得想踩誰就踩誰,可以不用考慮後果。
韓淝帶著大家,慚愧的掩臉而去。
大臣們離去,王秦一個人負手而立,對著掛在牆上的山河圖看著出神。
楊姝帶著三個皇子來了,王恪、王凜、王瑆,三子怯生生的看著他們的父皇,不敢出聲。
王秦給他們的感覺,陌生、威嚴,不可親近。
“陛下,你有許多天沒有考教恪兒他們的功課了,眼下聽說你政務不忙,不如考教他們一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楊姝笑吟吟的說道。
與之前的管彤或者其他妃子相比,楊姝對王秦少了一絲敬畏之心,這與她武將世家出身有關,除了必要的禮節,她與王秦在生活中更多的是隨意、直爽。
王秦也不見怪,反而很欣賞楊姝的作風。
她執掌後宮以來,後宮一直相安無事,沒有太多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
因為勤於政務和天下,王秦對女色並不熱衷,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在民間選妃,擴充後宮,對他來說,有了三位皇子,已經足夠了,皇子太多,以後難免不會為了帝位而出現手足相殘的現象。
對於王秦不好女色這一點,大臣們爭議頗多,大多認為皇帝只有子嗣越多,才越有利於江山社稷的穩定。
倘若皇帝選的繼承人太昏庸了,也還有其他選擇,可就這三個,一旦出了什麼問題,就麻煩了。
王秦點點頭,取來一卷書,讓三子作答。
因為孩子年幼,王秦選擇的問題也是很簡單的。
但即使是簡單的問題,也只有王恪對答如流,王凜和王瑆支支吾吾,半天都說不出一個字。
楊姝見自己的親兒子王凜,一個問題都答不上,氣的真想上去抽他兩個嘴巴子。
王秦放下書,看了一眼三子,心中嘆了口氣,本來不應出色的王恪,天資聰慧,而作為國之儲君的王凜,卻資質平平,這不是一個好的徵兆。
本來,王秦選陳尋教授王凜兵法武藝,替王凜在軍中打下基礎,但現在陳尋辭官歸隱,只能另選他人。
至於王恪,王秦沒有教授他兵法武藝一道的想法,他如此聰慧,若是長大了再有異心,王凜是萬萬震懾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