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二十四章 天災

對大漢各省的人丁、田畝、賦稅幾何等等情況,馬踐瞭如指掌,比各部登記造冊的還要詳細準確。

“蔣虎,你作為兵部尚書,去年又有鎮壓白蓮妖教的經驗,由你負責帶兵維持災區治安和運糧,最好不過。”

王秦看向蔣虎。

蔣虎拱手道:“臣領旨。”

王秦想了一下,看向顧昭,這位內閣的大員,素來心繫黎民,體恤百姓,由他作為欽差,負責賑災也是很好的選擇。

顧昭迎向皇帝的目光,心有所動,站出來主動請纓道:“臣願往災區賑災。”

“如此甚好。”

王秦笑著點頭。

安排好了賑災的人員,王秦心裡鬆了口氣。

馬踐又道:“陛下,賑災,只是治標不治本的事情,舊楚存在時期,不過短短百年時間,滄江氾濫決堤就多達二十餘次,河域兩岸的百姓深受其害,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也是一個巨大的數字,災後還會有民眾不滿朝廷的賑災舉措而造反,諸如此類,比比皆是。”

“臣認為,這次滄江決堤,是對朝廷的一個警示,為了杜絕此事的發生,臣認為,應加強滄江河堤,多建支流、水庫,做到江水分流、儲存,如此,既能防範洪水氾濫,也能在平時,可以灌溉更多的田畝,使百姓受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秦:“……”

文武百官:“……”

所有人聽得瞠目結舌,不得不說,馬踐的提議是非常好的。

修築堤壩,挖掘水庫,開掘支流,這都是關係民生的百年大計。

作為皇帝,他是應該大力支援的。

但是這背後需要多大的付出,王秦再清楚不過了。

虞朝怎麼亡的?

主因就是江河治理一事,在這期間,鬧出過兩次大的民眾起義,不為別的,就因為這項工程,所耗費的人力物力實在太大了,百姓們不堪重負,最後不得不揭竿而起。

朝廷為了鎮壓起義,元氣大傷,還讓各藩鎮趁機做大做強,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最後藩鎮自立,虞朝滅亡。

前史可鑑,王秦雖然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一代明君,但也不敢在治理江域的問題上隨便下決定。

萬一處理不好,使民疲生怨,最後鬧得官逼民反,這大漢社稷,哪裡還能延續千秋萬代?

可馬踐說的也有道理,治還得治,只是動靜不能鬧得太大,這件事需要從長計議,一步步開展,切不可操之過急。

王秦對工部尚書萬雲展道:“你去考察滄江決堤之域,以及洪水氾濫的地方,替朕研究一套可行的解決方案,然後呈上來。”

萬雲展只覺頭大,還是拱手道:“臣領命。”

這次的洪水之災,是對大漢朝廷的一次考驗,大漢朝廷是否有能力組織並快速解決天災對百姓的影響和傷害。

不能讓天災最後因為處理不及時等原因,而轉變為人禍。

朝議結束,顧昭、蔣虎、萬雲展就動身了。

王秦下令六部以及地方官府,全力配合這次災區的救治,任何人不得輕視怠慢,從而影響到了災區的賑濟,若是有人從中搞鬼,一經發現,絕不姑息。

“給朕將吳烔、張俠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