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六十一章 東征

風平浪靜許久的東海海域,頓時被戰爭的烏雲所籠罩,東羸與大漢之間往來的民間商船,都開始減少,誰也不知道戰爭什麼時候開打,一旦打起來,遭殃的就是他們。

兩國上至君臣,下至黎民百姓,都知道這一戰不可避免,他們之間一百多年來的恩怨,只能透過戰爭的方式來解決。

東英海除了建設兩大艦隊,用於在東海上阻擊大漢艦隊,還在海京外漫長的海岸線上,鑄造防禦工事,一旦艦隊作戰失利,漢軍要登陸東羸四島,這些防禦工事也能阻緩漢軍的登陸步伐。

海京還駐紮了一支太陽軍團,這是東英海新成立的兵團,用於保衛海京,太陽兵團的大元帥是毛利,東英海的心腹重將。

東英海已經沒有了進取之心,他只想自保,為此特意成立了國防司,集結軍事高層和智囊,商談研究漢軍進攻東羸的種種對策。

天狼衛早在幾年前,就開始滲透東羸國內,刺探東羸的軍事情報,以及東羸的其他資訊,這些都能對日後的戰爭起到關鍵作用。

洛都。

王秦的席案前擺滿了關於東羸的情報,他們的人口分佈,軍事防禦等等,當然這些資訊並不十分準確,但也有了個大概。

讓王秦對東羸有了初步的判斷,以及發起戰爭後的勝算有多大。

針對東英海組建軍事防禦機構,王秦任命龍治、韓德、許平三人,以及羅浩、鄧伯,以他們五人為核心,組成了參謀部,全權負責攻打東羸的事宜。

五人於洛都碰面,第一次就遠征東羸一事進行討論。

此時距離北元被滅不過半年光景,大漢還沒從北元的覆滅中緩過勁來,幾人都覺得王秦太迫不及待了。

殿內,王秦將關於東羸的資訊謄寫了數份,分發給龍治、韓德等五人,以便於他們對東羸有更清晰的認知,能做出更好的決策。

許平第一個看完說道:“東羸現有五十萬大軍,其中兩大艦隊就有四十萬人,戰船無數,其水軍實力仍在我水軍之上啊,並且東英海仍在持續建設水軍,按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我們短時間內,很難超越東羸,並對東羸形成壓倒性優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況且東羸在水戰方面經驗豐富,有一百多年的海戰歷史,而我水軍建成至今不足十年,縱然我們曾屢次打敗島國的軍隊,並在海戰上痛揍島國水軍,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與我軍相比,還是具有天然性的優勢。”

作為大寧水軍都督的羅浩道:“戰場之上,以弱勝強的案例比比皆是,我大軍操練多年,將士們士氣如虹,都渴望能早日奔赴戰場,與島國決一死戰!”

鄧伯道:“雖然我水軍兵力不如島國,但我們的戰船數量是島國的幾倍,我們可先以水軍破開島國的兩大艦隊,運送步兵登陸島國本土,對他們進行垂直打擊,海京的守衛軍只有十萬,以我步兵的實力,想要打垮他們,輕而易舉。”

羅浩和鄧伯都希望能儘快發動討伐東羸的戰爭,他們準備和等候的時間太久了。

眼睜睜看著龍治、韓德等武將建功立業,滅了一國又一國,而他們呢,只能在大寧外的海域玩水。

幾人中最具份量的龍治開口道:“討伐東羸,是我大漢一統天下的最後一步,亦是最關鍵的一步,數百年來,有多少個王朝因為發動吞併島國的戰爭而損兵折將,甚至動搖根基,只有虞朝時期,舉國之力,出動了百萬大軍,經過數年的時間,才啃下了島國這塊硬骨頭。”

“而我大漢現在的國力,對比虞朝時期,還差了許多,前些年,我們將島國痛揍,取得了很多勝績,讓大家都覺得咱們要比島國強大,但細數那些戰役,咱們那一役不是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如果遠征東羸,咱們佔據的這些優勢都將失去,想要取勝就不容易了。”

韓德點頭道:“不錯,東羸有五十萬兵馬,咱們要想消滅東羸,所需要的兵馬就不能少於五十萬,水軍已有二十萬,還得三十萬兵馬,不說精通水性,至少能熟於水性,如此渡海才會不暈船,還能具有一定的戰鬥力,同時,五十萬人的輜重,可不是一個小的數字,後勤補給也是非常困難,這不是陸地,是海上,咱們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五人各抒己見,對遠征東羸都有自己的想法,龍治、韓德和許平,是不贊成立即出兵的,只有羅浩和鄧伯堅持儘快做出方案,然後行動。

王秦是全力支援攻伐東羸的,各地的糧草除卻基本需求,一律運往大寧,並從各地抽調熟悉水性的將士前往大寧集結,統一進行操練,主要是登陸作戰的演練,大漢即將攻伐東羸一事,已是路人皆知。

喜歡朕法請大家收藏:()朕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