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當真!”
楚校尉第一個站了起來,臉上佈滿了驚愕之一色。
而剛剛還議論紛紛的眾人,此刻也是有些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
隆興三年。
九月甘八。
膠東王東征黃巾軍,在路過青山關一帶著名的險地一線天時。
因一時不查,遭到黃巾軍主力偷襲。
五萬控鶴軍損失大半,將主膠東王深受重傷,不治而亡。
副帥左武衛大將軍重傷,隨後殘兵敗將帶著膠東王的屍體一路狂奔,
待青州府兵接應之後,黃巾軍才退卻。
帝知,大怒。
膠東王乃是其最小的胞弟,深受其重視。
原本以為此次東征,有左武衛大將軍湯和為副帥。
就算不能全部剿滅黃巾軍,但也能壓迫其生存空間,
甚至打的黃巾軍遭受重創,也不無可能。
可沒想到,這次黃巾軍出其不意,打了控鶴軍一個措手不及。
不僅控鶴軍損失大半,就連主帥都陣亡,副帥重傷!
這怎叫隆興帝不震怒?
帝下詔,錦衣衛嚴查軍中是否有洩密事宜。
此次事件,定當有奸細傳出訊息,否則不可能知道朝廷剿匪軍這麼詳細的行軍路線和時間。
就在眾人以為隆興帝會暫時停下剿滅黃巾軍之時,
帝再詔,調天雄軍南下,西涼軍防線東遷,暫時策應雍王的虎賁軍‘北征’遼國。
世人驚,百官紛紛上奏,請陛下收回成命。
言西域天雄軍暫不可動,否則西域不穩!西域不穩則河套不穩!
河套不穩則河東不穩,河東不穩則河西不穩。
河西不穩則京都危矣!
帝聞之,大怒,則令下詔獄。
而天雄軍調動之令隨即發出,快馬加鞭。
限期半年,不期則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