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鬼帝之中,就楊雲跟東嶽之間的矛盾最大,不止閉門不讓東嶽進城,還差點拉開陣勢跟東嶽幹起來,現在想讓東嶽不計前嫌直接讓他掌控兵權是不大可能的,只有在有人制衡楊雲的情況下他才敢放心讓楊雲參與軍事,至於如何奪軍權,就看楊雲自己的本事了。
東嶽此次叫我們前來,是為了安撫閻羅陰帥的,所以一直忍著所有怒火,商定楊雲的事情後,他話鋒一轉道,“馬面如今怎樣了?”
此次陰帥搶答道,“馬面去了江西一帶,以****止亂黨,誅殺作亂陰魂一千餘人,震懾住了那些手無寸鐵的陰魂,如今已經鮮有陰魂敢公然作亂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回酆都城覆命了。”
東嶽聽後卻把眉頭一皺,忙道,“不好,作亂陰魂銷聲太快,這不合常理,馬上派人通知馬面,陰魂中已有領袖出現,讓他勿要放鬆警惕,《討陰司檄》才是禍亂根源,鎮壓只是一時手段,從鄭鈞身上下手。”
陰帥拱手應是。
陰帥閻羅眼裡,作亂陰魂手無寸鐵,根本不是什麼大事,從沒真正在意過,況且現在有馬面去了那邊,他要是處理得好,皆大歡喜,處理不好,馬面背鍋,他們可以高枕無憂,就更不擔心了,對此也不發表言論,此時秦廣王與其餘幾位閻羅相視看了眼,下定決心上前拱手道,“大帝,我有一事稟報。”
東嶽很開心回應,“你們已經很少主動向我稟報事務了,說。”
秦廣王道,“顏鑫瑜、鄭蘊實二人在此次****中戰功赫赫,未嘗一敗,如今軍中聲望直追十大陰帥,皆稱二人為常勝將軍。二人為陰司也著實盡心盡力,但至今陰司未曾給他們二人任何封賞,我以為,陰司講究的是賞罰分明,既有戰功,就應行封賞,一來可激勵陰司陰兵,二來也可讓次二人更盡心為我陰司而戰,兩全其美。”
東嶽沉思了會兒,站起身來在上方來回踱步,似十分為難道,“他們已經是七十五司之長,再行封賞,便只有陰帥之位了。陰司陰帥攏共十位,如今還剩下九位,空出一席,他們卻有兩人,日遊神這位置要給他們之中的誰?他們之所以戰無不勝,正是因為二人無間的合作,若是給了他們其中一人,另一人怕是會有不滿,怕是會適得其反,離亂二人感情,你們有什麼好建議嗎?”
十大陰帥已經自成一個體繫了,當東嶽提出這事兒來的事情後,殿內幾位陰帥當即表現出了牴觸心理,陰帥黃蜂上前道,“大帝不可,此二人雖有戰功,但還夠不上陰帥級別,只可賞,不可封,況且誰不知道此二人原是閻羅殿下的人,陰司向來軍政分明,若是此二人入陰帥席,怕是閻羅殿的手就要伸到軍事之中了,必定引得陰司軍政大亂。”
東嶽不言,只看秦廣王,想等他如何回覆。
我以為秦廣王會有一張能言善辯的嘴,但他卻吞吞吐吐半天沒找到好的措辭,半天說了句,“他們二人的戰功如何夠不上陰帥級別了?如今十大陰帥之中,有誰戰功有他們二人多?”
這陰帥黃蜂臉都綠了,他們當陰帥的時候只經歷過東嶽和北陰交替,那個時候頂多算是政變,很少用到軍事,直到現在才打起來,論戰功,他們還真的比不上顏鑫瑜他們。
黃蜂又道,“請秦廣王搞清楚,顏鑫瑜、鄭蘊實二人跟北陰大帝關係匪淺,這樣的人如何能擔當陰帥之職?”
東嶽饒有興致在上方看著陰帥和閻羅打嘴仗,眼見二人爭執不下,東嶽才出來調和,說道,“他們二人不可不行封賞,但亦不能現在就升任陰帥之職,這樣吧,暫且賞他們財寶美人,賜他們披甲上殿的特權。若是他們能將黑巾軍徹底趕出江南一帶,陰帥之位便是他們的,你們也別吵了,將相和諧,方是陰司太平之道。”
“謹遵教誨。”眾人拱手道。
東嶽又說,“我已經在殿外為你們準備了一些陽間玄門世家上貢來的珍寶,你們每人都有,一會兒離開時各自去取來,往今後諸位能盡心竭力為我陰司服務。”
“是。”
此後東嶽看向我,對旁邊揮了揮手,旁邊一陰差捧著一木盤走上前來,上面端著的是摺疊好的錦衣華服,擱置著的還有一把長劍和一金色令牌,上寫一‘天’字。
東嶽對我說道,“這是我給你的錦衣金劍,試試。”
我看了幾眼,取過錦衣來,當堂換上,比我以前衣服要好看不少,但卻沒了遮面的黑紗,頗為不便。
錦衣極為華麗,為黑色,上有金線繡成的獵鷹,金劍亦是如此,刻有獵鷹圖案,雖說是金劍,但也只是劍鞘而已,劍身還是鐵的。
東嶽賜我這個,怕是在告訴我,穿上這衣服,今後就是他的鷹犬了。
令牌上的天字指的應該是東嶽,他在陽間有諸多封號,其中一個就是‘天齊仁聖大帝’。
“多謝大帝。”我拱手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