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一點的青石鎮,簡直就是一座黑乎乎的空城,安靜極了,路上除了巡邏的,及偶爾晚歸的,幾乎沒有行人,也沒有什麼光線,唯有那彎月牙,散發著慘淡的光。
安靜的夜,會放大所有細微的聲音,跟蹤的白荼不得不更小心,也不能跟太緊。
剛開始白荼還耐心十足,就和遛狗一樣慢慢追著那賊,但眼看那賊穿過鎮中心、穿過河邊、過河奔著城外去,越走越遠,幾乎跑了快四十分鐘的時候,白荼就不耐煩了。
不能再跟下去了。
白荼每次需要外出,又不方便帶小奕的時候,都會給小奕設定結界,而且結界白荼設的是最強版,除非小奕自己走出來,否則只要有人想進去,勢必就得打破白荼的結界,結界不是那麼好破的,而只要有人一觸動結界,白荼立馬就能知道。
所以如果兒子有不妥,白荼就可以第一時間趕回去,救兒子。
但現在追蹤的距離原來越遠,如果真有人在這時候對兒子不利,白荼擔心自己不能在結界破之前趕回去。
在白荼的眼裡,天大地大,自然是兒子最大。
兩分鐘,再追兩分鐘,如果還不行的話,白荼就放棄。
此時,兩人已經來到了郊外的一片人跡較少的破敗民居,這裡的房子比起城裡略矮,是曾經的戰俘收納營,因為不吉利,後來就空置了,平時也只要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會來住一段時間。
那賊在此時,卻停住了,四下打量了一眼,再次確定沒什麼人注意到他,忽而向地面掠去,緊跟著,鑽進了離那片破房子不遠的一座山神廟。
遠處有貓頭鷹,在夜色下,“咕咕”的短促叫著。
躲藏在樹上的白荼,慢慢顯出身形,繞了個圈,悄悄從後面爬上了山神廟的屋頂。
白荼輕輕扒拉開屋頂的一片瓦,慢慢看清了屋內的景象。
這個房子是原來的山神廟,此刻四肢不全的山神像上覆了好多灰塵,牆上也掛了些蛛網,有兩個男人的身形正站在山神像前的供桌前,在燈籠和月光的的雙重照射下,拉出長長的影子。
白荼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在山神像的背後上方,山神的頭擋了她一部分視線,她只好偏著頭去看,也幸好是因此,她的影子才不至於被屋裡的人發現。
屋裡有兩個男人,一個是那黑衣賊不必說,另一個是一個穿灰色長衫的中年男子,約摸三十多歲,身材高大,留了兩撇鬍子,看起來倒是有幾分儒雅。
白荼看到的時候,就發現那賊正將懷裡的小包袱拿出來,獻寶似的,一樣樣往出拿他從白荼家裡偷出來的東西。
那賊很是恭敬:“劉管家,這都是我從大小姐家裡找到的,您看看,有沒有您想要的?”
大小姐?
白荼揚了揚眉。
這個稱呼,有點意思。
劉管家聞言趕緊接過來,一樣樣對著那盞小燈籠仔仔細細看過,許是也沒看出什麼來,他皺著眉頭將所有的東西又放回包袱中,揣進了自己懷中。
劉管家問:“沒被發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