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
所有人都忍不住回頭,連村幹部都好奇了:“喬理事長還知道這些?”
喬梧大致將所有的答案說出來,輕飄飄掃了臉色不好看的從亦一眼:“常識。”
“有的人總喜歡用自以為是的目光來批判別人彰顯自己的不同。”她挑了下唇,“實際上只會顯得她做作又平庸。”
陸應池雖然也不懂這些常識,但他樂於看到從亦這種人吃癟,居高臨下地說:“在喬梧面前能閉嘴嗎?只會顯得你自作聰明。”
“你也好意思說我?”從亦不服。
“為什麼不好意思。”陸應池坦然道,“我是不知道這些,我家也的確很大,但我不會用那種所謂的優越感來嘲諷別人,惡心。”
“好了。”喬梧收回視線,“別打擾別人工作,該幹什麼幹什麼去。”
從亦被嗆得臉漲紅,揹著自己的書包走到前面,氣鼓鼓跟老師們搭起了裝置。
喬梧跟鐘閔站在一起,她緩聲說:“學校怎麼說?”
這次鐘閔來這裡主要是為了這裡的希望小學。
“人口基數太少了。”鐘閔說,“這裡的孩子要麼沒上學,要麼就跟村長女兒一樣已經被父母接到鎮上去上學寄宿,那些零零散散落在周圍的人家戶再走到這邊來上學需要花很多時間,在這裡的老師也基本都是支教志願者,建學校的可能性不大。”
“我考慮直接把錢放在基金會裡,每年統計多少孩子到了入學年齡,統一送到鎮上去,我們全權負責他們的學雜費生活費。”頓了頓,他試著問,“你覺得呢?”
喬梧笑了笑:“可行。”
在村裡建希望小學其實不是什麼難事兒。
但學校建起來了沒有人也不是辦法,到時候師資力量和資源分配不對等,還不如把孩子們送出去學習,更能融入社會一些。
沒來由的,鐘閔心裡鬆了一大口氣。
好像得到喬梧的認可是一件讓他得意的事情。
“你治標我治本。”喬梧抬手,指尖從村口繞著劃了一個圈,“這裡修一條路,到時候把整個村化成一個全面的度假區,裡面的散戶也可以往外走,你可以考慮在村裡建幼兒園,昨天我大致問了一下村長,村裡三到七歲的留守兒童不少,因為年紀小不會送去讀書,只能在家裡待著,所以比起小學來說幼兒園價效比會更大,再建一個活動室圖書室吧,小孩大人都可以使用。”
她是真的把指教用到了實處。
其實這些陸氏也能做,但喬梧沒有全部攬下來,而是交給了他。
建個幼兒園和活動室花不了多少錢,但公益無論大小,只要做了就是做了。
鐘閔沉了口氣:“好,我回頭跟村長溝通。”
爬了大半天喬梧是真的累了,她直接坐在地上,隨手拔了些草在手裡胡亂編著跟村幹部們說話。
“去,給老師們送水。”喬梧對陸應池道,“別送從亦的。”
陸應池對此十分樂意,屁顛屁顛就去了。
還故意大聲跟老師們說話:“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您喝水。”
然後走到從亦面前晃一圈,又走回來。
可以說他對自己以前的任何一個老師都沒這麼殷勤過。
從亦在那氣得牙癢癢,但今天水是她自己放棄沒有喝的,現在已經沒有水潭給她喝水了,她只能忍著,堅決不低頭。
直到地質專家們測量告一段落,走回來跟喬梧說話。
喬梧手裡拿著一張圖紙,是她今天一路過來一路畫的,上面明確標明瞭哪裡可以動土,什麼地方適合做什麼。
她一邊聽著地質專家們的話,一邊在紙上做著標記。
輪到從亦的時候,她半天沒聽到聲音,便抬起頭。
從亦站在她身邊,表情看著有些複雜,不明白為什麼喬梧還能這麼自然地跟自己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