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他們是想在哪兒開飯店?”“佛山,以前的手藝人不多了,很多……
“他們是想在哪兒開飯店?”
“佛山, 以前的手藝人不多了,很多老菜根本不會做,你表舅估計是實在找不到合適人手了才來找我的。”
安然明白,解放後很多餐飲飯店都改為國營, 有些幹脆關掉了, 由於物資的匱乏有手藝都沒材料, 更別說傳承了。一晃三十年, 老師傅還活著的還有多少?這一斷崖是華夏廚界的悲哀,如果能拯救自然拯救起來。
“啊爸, 我贊成你去表舅那邊,即使您不去美鳳大些我也想帶你離開村子,去縣城或其他地方。我是為美鳳考慮,村裡只有一個小學,還是一個老師, 想學好最好去大城市。”
林成榮沒想到兒媳婦有這打算, 安然說的的確有道理,“我過去了你和美鳳也要跟過去嗎?”
“我想在村裡待一兩年,要是表舅他們能在咱們市裡開飯店就好了, 我還是捨不得咱們這兒的。”
“等過年我們去看看你表舅再定。”
家裡沒了外人安然這才將林川峰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林成榮看到兒子東西忍不住抱著哭起來,安然帶著美鳳默默離開,將空間留給了可憐的父親。
她給隔壁大伯母家送了一些老家的特産, 大伯母現在對安然好了很多, “你家來的是什麼親戚?”
“是我公公養母家的人, 早年我公公不是一直跟著那邊舅舅學手藝嗎?”
大伯母想起來了, “這些年都沒來往了怎麼突然上門了?”她沒有打探隱私的想法,純屬好奇。
“來的是表舅家的孩子, 他想開個飯店,讓我公公去幫忙,我公公沒同意,這不就走了。”
“你阿公已經快六十了,幹啥去?不去就對了。”大伯母顯然也不贊成林成榮過去,聊了幾句大伯母說起自家的鴨蛋生意,“你不在這段時間我們醃了好多了,走了拿些吃去。”
“都是三嫂出去賣嗎?”
“虧了她能幹,都是起早送去縣城,咱們鴨蛋好,回頭客很多,竟有提前定的。”說起這些大伯母心情很好,拉著安然聊了好一陣子。
接著,安然又去拜訪了其他幾家,尤其本家幾位教她做粿的族嬸家,這讓安然想到她媽挨家送東西的事,真是開著門口過日子不得不走動關系。人的關系就需要維系,什麼血緣宗族朋友,如果不維系都是扯淡!
安然笑盈盈去著一家家人家,就連黃婆子家都過去打了個招呼,給孩子們留了一包花生糖,黃婆子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縫,鄰裡還是這樣好。
等安然再次回家林成榮已經整理好自己,帶著安然給權叔的東西去了河邊。
林成榮也不知道安然都給權哥準備了什麼,只是一個籃子,估計是吃食。他只猜對了一半,除了糕點還有兩身平日外穿的便服,兩身裡面穿的秋衣褲,兩雙襪子,兩條大褲衩,兩個大背心。
“你這兒媳婦好貼心!成榮,你有福了!”權哥哈哈笑。
“呵呵,這孩子誰都想著!”林成榮向他炫耀著自己的茶壺,還給他帶了一個“都是安然從老家帶來的老物件,你看看吧,都是好東西!”
兩人馬上燒水沏茶,品茶品壺,品人生。
隨著氣溫的降低魚貨的種類多起來,不但有魚貨,還有蛤蜊蚶子蟶子等物,有時候還上來海參龍蝦。龍蝦喜歡在五到十米深的淺海礁石群生活,晝伏夜出,群居生活,橄欖色的中國龍蝦肉質鮮美相較個頭更大的花龍錦繡龍蝦)更受歡迎。但人們更喜歡肉質鮮美的花蝦,也叫斑節蝦、黑虎蝦。
現在人們對龍蝦還沒有那麼狂熱,既然沒人喜歡,安然便喜歡,這種東西以後面世的更多是養殖的,野生的會越來越少。
龍蝦安然做了蒜蓉龍蝦和菠蘿咕咾龍蝦球,林成榮用龍蝦蒸的蛋鮮到了家,但生醃還是他的最愛。這陣子彷彿家家都在吃生醃,魚貨豐收的季節也是各家食物豐富的季節。
紅蟹蒸糯米飯,紅蟹蒸蛋,鹽焗蟹,蟹味粥,雖然到他們手裡都是小的蟹,但一點不影響食物的口感。只要家裡食材豐富就能做出各種美味,林成榮都奇怪,家裡的東西怎麼用都用不完似的。想到安然隔三差五就跑出去便釋然。
本村的東西安然不敢收,李家那邊是可以收的。回來後安然將母女倆的戶口落在村裡,戶口過來她依舊沒參加集體勞動。她致力於收東西!缺錢了就拿出一些存貨往外賣賣,等物資豐富了還能都補回來。那輛三輪車倒成了她擺攤收獲的工具車子自然不會讓林成榮知道。
安然回來便用一輛新車換了一輛七八成新的加重男車給李家送去。李家非常喜歡,這種車子實用啊!安然也不要錢,就要東西,海蟹、河蟹、海蝦、龍蝦、海參、鮑魚、石斑、黃花都可以,還有李家曬的魚鰾,俗稱膠仔,也有叫花膠的。各家自曬的膠仔品質都一般,好的也到不到他們手裡,平時燉個湯還是可以的。
李家一口答應下來,誰知第一次交貨全是龍蝦,各個都有三十多厘米,生龍活虎的。李家還覺得不好意思,因為這東西中看不中吃,那麼一大個就身子那麼點肉,其餘的都是空殼!
“沒關系,這些也行,就是價格可能上不去。”安然心裡高興卻不能表現,在魚貨如此豐盈的季節龍蝦真的就是雞肋,捕撈上來運輸不出去,不如魚可以醃了曬幹了,一隻龍蝦能曬多少肉?還不夠費事!就是在外面賣價格還賣不過海蝦海蟹,這東西就是中看不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