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安然歇了幾日便開始跟陳師傅學做鱔魚,盡管她做的也不錯,依舊想看看陳……

第295章 安然歇了幾日便開始跟陳師傅學做鱔魚,盡管她做的也不錯,依舊想看看陳……

安然歇了幾日便開始跟陳師傅學做鱔魚, 盡管她做的也不錯,依舊想看看陳師傅的手藝。陳師傅的鱔魚的確做的很好,相比徐媽的手藝強上很多,沒比較就沒差距, 同樣的大燒馬鞍橋陳師傅做出來的味道就是好吃, 鱔魚段酥香, 風味雋永, 蒜香不濃不烈卻無處不在。

脆鱔選材與其他菜不同,用當地的小鱔味道最佳, 活鱔去骨劃絲,簡單入味,撒粉油炸,兩次入鍋,炸出來的鱔絲烏光油亮, 最後濃鹵燴煮, 鱔絲鬆脆香酥,掛上的汁甜鹹爽口,微微帶著酒香, 怎麼吃都不厭。

燉生敲、熗虎尾、刺毛鱔筒、響油鱔糊、軟兜鱔魚、燒鱔段、黃燜鱔魚、生炒鱔魚、鱔魚煲、鱔魚面、鱔魚飯——

安然覺得陳師傅真的可以做出一百道鱔魚菜。

沈家女人知道這位姑奶奶又開始魔障了,家裡開始天天鱔魚,各種的鱔魚,好吃是好吃, 可是誰天天吃吃不夠?

沈太太趕緊打住, “該吃蟹了, 你啊給我們換換口味!”

安然猛然意識到快中秋了, 可不正是吃蟹的時候,她第一反應便是洗手蟹和蟹黃面, “好,明日我們開始吃蟹!”

“哎!你也別謀著一樣來,我們也想換換口味!”沈太太無奈道。

“你們想吃什麼?”

“什麼都可以,但要多樣化,我說的是食材,秋魚肥、河蝦鮮,還有這些都是涼性的,家裡孩子們都在長身體,雞鴨鵝的,也要來一些,秋補多吃牛羊肉,還有時令蔬菜,果實——”

安然聽了沈太太一通說懂了,陳師傅的手藝她覺得也差不多了,給了他一筆錢換下一位師傅——宋老。老師傅已經過了花甲,拿刀做事手已經顫抖了,可架不住人家資歷老見識多,徒弟就有幾十個。

現在兒子徒弟在上海的好幾家飯店做掌勺,他被找來的條件是在租借弄個小院,想學什麼他會毫無保留。

李興海讓人來問沈老爺時,沈老爺當即將石庫門的一座院子給了老爺子,就當拜師禮了。

嘗過老爺子帶著弟子兒子做的一桌宴席後,安然在第二天就拜了師。

宋老的廚藝是穩重成熟,帶著時間的厚重,尤其是他做的幹菜燜肉,肉質軟爛,顏色鮮亮,味道醇厚香糯,不但肉香,又複合了梅幹菜的香和紹興酒的醇,吃這道菜一定肉與梅菜一起吃,再來一碗白米飯,簡直是無人能抗拒。

安然本以為他做的是梅菜扣肉,雖然原料相同,都是豬五花和梅幹菜,但做起來卻略有不同,幹菜燒肉的步驟更繁瑣,五花肉一定燒制上兩個時辰至軟爛入味,泡發好的幹菜用肉湯炒出才能與燒好的肉放一起進蒸籠蒸上一個半小時。

不過這是這時候的豬肉,等以後的肉都是速成的哪裡禁得住又燉又蒸,別說燒兩個時辰,就是一個時辰肉怕是都成了肉泥!所以安然很珍惜現在的食材,更理解後來再也做不出老菜普的味道。

宋老是紹興人,善於做本地菜,但江浙菜一樣孰能。他做菜喜歡用黃酒,更鐘愛梅幹菜,早上一碗白粥,一個梅幹菜包,一碟豬油炒的梅幹菜足矣。

自從安然師承宋老後沈家人終於笑起來,宋師傅很會搭配食譜,每餐有魚有肉,有菜有湯,葷素搭配。今天做了荷葉粉蒸肉,明日一定是東坡肉,後日換成幹菜燜肉,大後天便是罐燜肉。今日吃雪菜黃魚,明日便是宋嫂魚羹,後日鍋燒鰻,大後天西湖醋魚——

總之沈家的餐桌豐富了,就連這個八月節安然的供奉都正規了很多,安然按照宋老給出的一張宴請選單稍作改動,好好準備了八月節的供奉。裡面新增的主要是裝門面的鮑參翅肚,順便練練手,以免生疏了。

炸響鈴、蜜汁藕、燒鵝、醬鴨、白斬雞、三絲拌蟶、醉蟹、鴨舌、水晶餚肉、糟八樣。

十道冷菜,加上二十道熱菜:幹菜燜肉、蜜汁火方、軟兜鱔魚、脆鱔、雪菜黃魚、松鼠桂魚、蟹釀橙、蟹粉獅子頭、清炒蝦仁、扣三絲、雞汁太湖白魚、雪花牛肉、黑松露焗龍蝦、香辣澳龍、鮑汁扣花膠、蟹肉金鈎翅——

再加上紹興的肉粽、寧波的湯圓、揚州的蟹黃灌湯包、炒飯,上海本幫的蟹黃面、杭州的小籠包,再來一盤八寶飯,最後還是上一盤三鮮的餃子一屜驢肉蒸餃——

安然想著不久可能要去澳洲薅羊毛,做菜的時候龍蝦一點不心疼地用,做完後安然都忍不住流口水了,好久沒這樣吃了,限於外面的條件,有的想吃卻弄不到食材。

幾位大神一看滿桌豐盛的供奉相互看看,這丫頭又換地方了?怎麼感覺她在滿世界溜達。不過這樣也好,真讓他們一直吃重複的東西怪無聊的,現在他們的胃口已經越來越叼了,普通的供奉根本看不在眼裡。

八月節後安然依舊跟著宋師傅認真學做菜,但每天晨練不耽擱,其實沒她孩子們一樣在堅持,只是好久沒出去了,沈老爺因為外面流民太多根本不讓他們出去,就是上學也要護衛跟隨,就怕出事。

還好他們在租界相對安全很多,據說外面更亂,安然也沒空出去,但沈家暗中招人手卻是事實,現在只要不挨餓,多的是人願意出去幹活。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