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3章 就這樣,本來是敵對的兩方很和諧的走在了一起。不過很快在一個岔路口那……

別管最初什麼原因,正因人們難以抗拒咖啡的誘惑,才使得這些人為之奮鬥努力,咖啡才得以在世界各地安家。

安然只恨自己沒有種植空間,否則她一定在空間種植一片專屬自己的咖啡。

村裡不管是女人還是孩子,到了這個季節都會出來採收咖啡果,他們會將做好的咖啡豆運出去賣給那些收貨商。這是他們僅有能獲得金錢收入的渠道,或者說是唯一的經濟來源。

漫山的咖啡樹並沒給他們帶來多少利潤,因為收購咖啡的人總能用各種理由降低收購價。

“他們說我們的咖啡豆子太小,要我們用化肥,可我們的錢根本買不了多少化肥。況且買了化肥我們就沒錢了。”村民無可奈何,都不知道跟誰抱怨。

可教授說這裡的咖啡品質很好,野生的與肥料澆灌的味道絕對不一樣,尤其那些老樹的咖啡豆,酸度很低,香氣濃鬱,就如一杯陳釀的紅酒,越品越香,而且帶著一點被馴服的野性,這是咖啡園所不能達到的。

安然等人親自跟著採摘晾曬,去皮曬豆,明火炒制,手工研磨,用最原始的陶器煮咖啡,每晚雷打不動,每天不喝一口彷佛少了什麼。

安然從村民那裡購買了一千斤的咖啡豆,加上其餘人買的,幾乎包攬了今年的咖啡。老村長很高興,村裡人對這些人更熱情了,並答應他們會將咖啡豆送汽車上。

安然他們是高高興興的被送走了,下一個地方是他們本打算去的,距離這裡並不很遠。那邊相對這個村落就便利很多,起碼汽車和東西能找到存放的地方,他們可以輕裝進村。便利的不好處就是這片形成規模的咖啡林已經被個人圈了起來,屬於個人所有了,他們想研究就要透過主人。

以前的主人就是一位義大利人,現在換成了一位英國人。英國人對這裡的咖啡很重視,親自過來監督採收和晾曬,這裡給咖啡去皮已經用上了機器,成品咖啡豆都是經過機選和人選後的,所以品質非常好。

同樣是東北部的咖啡樹,咖啡的味道就有了明顯不同,“香氣濃鬱,酸度適中,幹香中略帶葡萄酒味,還有巧克力的餘味,這裡的豆子最顯著特點是咖啡因含量非常低!烘焙時一定要注意,不要太過,中淺度即可!”教授喝完後給瞭如此評價。

因為是甄選,所以品質更好,而且這裡的緯度更高,造就了高品質的咖啡!

安然在這裡見到了不同咖啡豆,有長豆,有短豆,還有一種單豆,三種豆子要數長豆質地飽滿,酒香濃鬱,味道厚重,是精品中的精品。

安然受教了,如果不是專門學一下咖啡,她根本不懂這些,看來咖啡之路還很漫長。

離開哈拉爾,他們將在沖動之下買的咖啡豆委託給某貨運公司,接下來要去的就是衣索比亞另一個咖啡産地——耶加雪菲!一個蜷縮在西達摩內的一個小鎮。

耶加雪菲的意思是安頓下來,意思是遠離戰亂。這裡的咖啡樹生長在1700——2000海拔山上,而且水量充足。水少的地方處理咖啡一般都是日曬法,而水多的地方就會用水洗。當然也有少量如曬處理,就看實際情況。

不同地域的咖啡豆品質自然不同,尤其水源充足下,咖啡豆的大小顏色都有不同,同樣是中淺烘焙,香味上突出了柑橘香和檸檬香,花香尤為突出,口感上突出了巧克力和酸味,這樣的味道安然非常喜歡。

她的手一抖,又買了一千斤的優質咖啡豆!

“安,你買這麼多咖啡豆想怎麼辦?”琳達和塞麗娜十分不解,自己喝買幾斤足夠!因為咖啡豆儲存不好也會發黴的。

“呵呵,我送人!我的家人!”安然只好道。

阿雷很想說你家就守著咖啡産地,真不缺你的咖啡。

安然不管別人想什麼,她喜歡就要囤!唯一麻煩的就是東西的託運問題,好在肖恩隊長能力強,很快給他們解決了託運問題。

耶加雪菲距離肯亞很近,他們直接越境進入肯亞,肯亞同樣是咖啡種植國,它雖然與衣索比亞是鄰居,但種植咖啡卻要歐洲人來實現。衣索比亞的咖啡能穿越曼德海峽到達葉門,卻到不了隔壁鄰居家。裡面自然有認知問題,更有歷史問題,這些不在他們研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