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跟在後面的楊林和安恆時不時就要往車上送,他們怎麼剛發現安然這麼能造……
跟在後面的楊林和安恆時不時就要往車上送, 他們怎麼剛發現安然這麼能造。處理好的貂皮可真不錯,安然怕糟蹋了好東西,好在成衣鋪就有賣做好的貂皮大衣,貂皮襖, 一問價格, 安然縮回手, 這個得過兩三年才能買。
春聯福字窗花紅紙, 女兒的漂亮頭花衣服,安然都沒覺得有這麼多東西值得買。買累了找了一個羊湯攤子每人一碗, 加上羊肉燒麥羊肉餅,吃完了出了一身汗。
集市是真熱鬧,唯一與之不和諧的是那些衣衫單薄臉色青紫的人們,他們或買或賣,一遍遍算計著手裡的錢, 只想讓家人過個好年。
安然內心是同情他們的, 買東西也會盡量從他們手裡買,尤其山貨,她這裡多多益善, 就是將來開飯莊也會用到。只是身邊總有跟隨的,想作弊都不好做。
年頭李滿倉和安然帶著青壯年進山進行了一次狩獵,又鑿了一個水泡子弄了好多魚上來,這個年算是有魚有肉, 紅紅火火的。
初一安家兄弟帶著男孩子給村裡長輩們拜了拜年, 安然跟隨著堂嫂等人在附近幾家串了串, 又去大姑家拜了年, 並告知初三家裡宴請,大姑一家務必過去。
安家一樣接待了一群群小輩, 大家說著吉祥話,拜年拜年!
初二安然看到了嫁去隔壁村的堂妹安巧巧一家和大姑年家的表妹李梅一家,拜年的東西很簡單,自家蒸的混合面饅頭,一家六個,另外加上一些山貨,在這裡已經算是很不錯的年禮了。
作為收禮方一定要還禮,饅頭只能留一半,其他的可以留下,但也要有相應的回禮。安然和小嬸這邊給準備的是風幹的臘兔山雞。
一眾人在大伯母那邊吃的,足足擺了三桌,依舊是有魚有肉。當天沒讓兩家人回去,晚上在安然和小嬸這邊吃的羊肉餃子。男人的話題不是春耕就是外面,女人聊著孩子和日子。
初三大家還要吃一頓,這次多了大姑一家,一早女人們就開始忙碌,將家裡囤了一冬的好東西都拿了出來,兩邊院子幾乎坐滿了。大姑一家捧著滿滿的飯碗眼裡濕濕的,在自家過個年都沒吃飽過,在孃家倒是讓他們吃了一頓飽飯。
飯後大伯母忍不住又說了幾句,“你家那個老祖宗可真能活,活著一天你們就被折騰一天,你看你都當奶奶的人了,怎麼就不能為了孩子硬氣點!”
大姑苦笑“我這輩子就這樣了,等婆婆沒了分了家就好。”
“這能好?別到時候又被兄弟妯娌算計,你要知道你孃家是有人的,分家的時候一定送個信,知道了嗎?”大伯母恨鐵不成鋼,語氣裡帶了怒氣,又當著姑父的面叮囑那幾個孩子一番,弄得姑父頭都抬不起來。
安然不知道安家怎麼出來這麼一個軟包子,這個插曲沒影響到幹飯,安然佩服這時代人的幹飯能力,不管做多少都能給你幹進去。
過了年沒再下雪卻依舊寒冷,安然讓楊林跟著他們一起鍛煉,安大勇和村裡人卻開始準備春耕事宜了,安然想到他們的種子都不算高産,自己空間可是有啊。不過基因改良種只能一次性,後代不能做糧種,其實一次效能高産一次也好,何況她囤積的種子不少。
據說土豆紅薯會好些,第一年高産,第二年退化些也比現在的土豆産量高,安然決定拿出一些土豆給他們做種。紅薯也要,尤其甜度非常高的煙薯、蜜薯紫薯等,他們開飯店都能用得上。
新品種的紅薯甜度高,産量不低,據說退化情況不明顯。大伯小叔他們栽種了還能賣些種出去,也是一份進項。
楊林是過了十五走的,走時帶走了安然特意準備的兩顆人參,就如媳婦說的,既然建就建個好的。那位道臺看在人參份上給他的土地不少,位置也很好,靠近洋人和富人居多的南崗,又與火車站不是很遠。
那塊地別說建一個飯莊,就是建兩個稍微小些的也夠了。後面的地方利用好能建好多間房子,自住或住宿均可。這次回去他就要找人設計施工了,爭取趕在上凍前能住進去。
還有安然提出的整一個小鍋爐,自己弄個供暖迴圈系統,還有地窖冰窖的,都可行。沒想到媳婦的想法非常特別,而且都很實用。
安然為了將來的家和生活真是煞費苦心,怕楊林記不住還給畫了圖,雖然不專業,大致意思應該能明白。她會過去,但過去前會把這邊安置好。楊林和安大成商議的是天氣轉暖些再過去,他提前找找房子。
送走楊林安然也開始收拾東西,他們會帶走一輛騾子車,剩下的留給大伯家和小叔家,再收一些山貨,要趕在路化前走,不然路上的泥濘會讓你懷疑人生。
安然抽空弄了一車的土豆和紅薯來,交給安家兄弟,這就是他們開春的種,至於玉米和小麥,可以從村裡先賒,秋收還上,這也是與村長說好的。
終於要離開了,依舊是安大成和安恆換著趕車,車上用草簾和油布做了棚子,裡面還算暖和。外面氣溫依舊在零下,白天中午的時候已經到了零上,雪面有融化的跡象。安大成不得不加快了速度。
路上大約需要五天時間,好在沿途都能住上客棧,路上車輛人流越來越多,彙聚成了一條緩慢移動地線。過了馬家溝也就快到了目的地,眼前的松花江再次讓安然震撼,更加震撼的是那座鐵路橋。在二十世紀初期能修建出這樣一座鐵路跨江大橋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