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8章 安勝利發揮了當兵優勢,聯絡了幾個戰友,帶著劉星海和他挑選出來的人組……

第378章 安勝利發揮了當兵優勢,聯絡了幾個戰友,帶著劉星海和他挑選出來的人組……

安勝利發揮了當兵優勢, 聯絡了幾個戰友,帶著劉星海和他挑選出來的人組成一個小隊。臨走安然請人先給他們做了一個簡短培訓,主要是學會辨識什麼是好的蟲草,鮮蟲草怎麼幹制, 儲存運輸注意事項等等。

安然給他們準備了一些防身的物品, 一把匕首, 一根精巧的電棍, 一把手電,一些迷藥、麻醉藥、消炎退燒藥, 管拉肚子的,感冒的,壓縮餅幹和水壺,揹包一人一個,東西放在揹包。

安勝利仔細打量手裡分小型電擊棒, 他不知道他姐從哪兒買來的, 看著就高階,小巧功率大,越看越喜歡, 有了這些他信心更足了。

錢全部是現金,安然拿了二十萬,他們每個人根據自己情況都帶了錢。因為安然說過,別管誰買的, 怎麼帶回來的, 只要品質好, 到她手裡每斤最低就是四百, 品質更好的可能價格更高。

送走這些人,安然翻看著登記的那些吃食, 裡面面食很多,各種名稱,什麼三生面館、橋北第一面、王婆雜面、李家板凳面、趙家麻辣面、誰家的小面——等等,據說來報名的就有上百家,篩選後還有幾十家。

這裡有店裡在賣的,有小攤上的,還有某些廚子手裡掌握的,都知道安然要這些吃食是為了寫書和自己吃用,不外傳,很多人便沒了那麼多顧及。

安然知道這裡人喜歡吃麵,從街上的面館就能看出川渝人多麼喜愛面!

平時安然做面都是隨心而做,卻沒真正瞭解這時代這個地方面的內涵,她決定這些日子就學幾種面,先將面類篇章整理出來。

李記雜醬面首先映入眼裡,這是一家夫妻開的麵食攤,據兩位師傅說他家的面很不錯,值得一去。

雜醬面、牛肉麵、肥腸面、酸菜肉絲面、雞雜面、豌雜面,這些面都可以歸結到小面中,小面最早不過是一碗素面上加了些肉沫沫,因為便宜、碗大、面多,還有肉,一般人都能吃飽,這些特徵都符合窮人改善生活的條件,因此小面是為吃不起肉的窮人準備的小吃。

小面起初雖然沒擔擔面精緻,隨著時間的推移,發展到現在早已行成獨有風味的文明。安然按留下的地址獨自找過去的,就如其他客人一般要了一碗牛肉雜醬面。

男人抓了一把青菜扔進滾水,煮開後就是一把堿水面,之所以用堿水面最初原因是新鮮水面容易發酸,過去保鮮條件有限,有人便在和麵時加了堿水,就是防止面發酸。沒想到加了堿的面變得更爽滑了,還有了特別的味道,配合各種作料卻是一道風味美食。

男人煮麵,一旁女人拿起一個大碗非快地朝裡面新增著各種調料,安然一掃便知那些不過是本地醬油、芽菜、油辣子、小蔥花、花椒麵、味精、熟花生碎之類。最後一大勺熬得奶白噴香的骨湯,這時面也好了,直接挑入大碗內,澆上一勺肉醬,加兩滴香油,撒一把香菜末,一碗牛肉雜醬面算是完成。另備醋和油辣子等任由客人新增。

滿滿一大碗,安然覺得自己根本吃不了,聞著噴香的面,食慾開啟,筷子攪拌一下,一口帶著醬汁的面送入口中。面條勁道爽滑,醬汁醬香濃鬱,牛肉粒粒分明,骨湯香濃,混合著油辣子的香辣,一口根本滿足不了味蕾的叫囂,讓你有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的沖動。

安然很久沒嘗過這麼好吃的面了,一口氣幹掉了大半碗。吃過了癮才慢慢享受喝湯的樂趣。她這一碗麵送走了很多吃客,直到夫妻開始收拾東西安然才笑著自我介紹“我是永川食品的老闆,你家的面非常好吃!”

夫妻倆先驚後喜,老闆來了!那是他們被選中了?能給多錢?心裡這麼想,嘴上卻道:“謝謝誇獎!您來是?”

“你們的面已經被我選中,一經選中我會記錄在《四川飲食雜記》裡,雜記會以故事的方式將你家的面展示給更多人,書出版後會有更多人知道你們的面,對你們以後發展只有好處。”

夫妻倆大喜,就差問能給多錢了?

“我寫文章首先要了解你們的面,寫你們的面我一定要盡可能多的瞭解,如果你們毫無保留教會我做面,獎金五百外,如果你們需要資金資助,我可以提供一萬到三萬的無息貸款來發展你們的面館。如果你們只是說大概做法,獎金三百,其他沒有,怎麼選你們自己定。另外說明一點,我不會拿著去做買賣,純粹是想學想了解,自家想吃了做一頓。”盡管眾所周知,安然依舊每次都要強調這一點。

夫妻倆進屋沒兩分鐘就出來了,“老闆,我們願意教你!”

夫妻倆的雜醬面的確有獨到之處,如果不點破,誰也不知道他們用來做輔料的油本以為是豬油,後來被告知是雞鴨鵝熬出來的鹵油,油辣子用的海椒也有門道,從貴州的燈籠椒,到山西的子彈頭,新疆的菜椒,石柱七星椒,四川的二荊條都能在一碗油辣子裡找到他們的影子。

安然很佩服他們對辣椒的掌握,還有對食材的選擇也是精益求精,安然跟隨他們尋到了最好的碎米芽菜,比他們醬菜廠生産的好,應該是各有各的風味,這一款就很適合在面裡調味。而廠子生産的芽菜安然更喜歡用來做餡。

安然從這家鋪子開始學做面,其實這些面安然吃上兩口澆頭,一口面,最後一口湯,基本上就能判定出面是怎麼做的了,她不是冤大頭,沒什麼亮點的面是入不了她的眼的。

四川的面種類實在太多,面館也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個個冒出來,一家有一家的特色。重慶的小面做的最好,擔擔面則是成都、自貢、正東最有名,燃面自然是宜賓的最具特色,為此安然特意出了一趟遠門,尋味擔擔面、燃面。

擔擔面源自川東,一頭灶臺,煤球爐子上的小鼎鍋燒水,另一頭是碗筷、調料和洗碗水桶,一根扁擔穿過繩套挑在肩上,便可晃晃悠悠,顫顫巍巍沿街叫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