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心底知道跟說出來可是兩碼事。
“主公所言極是!”
看到董宇說完了,文人當即便是上前對著董宇附和了起來。
畢竟文人的作用不就是這樣嗎?
“我決定,由冉閔領本部人馬,直取曹操大營!”
“至於其他將領,則是將糧草補充完整,隨即將之前各路諸侯所佔領的地盤,將其徹底攻佔下來!”
隨著話音落下,武將們的臉上瞬間便是充滿了激動。
而文人的臉上則是露出了一絲絲苦澀。
沒辦法。
誰讓這些武將都太猛了。
這打仗就跟不要命一樣。
雖說糧草用得如流水一般不斷增大,但是地盤卻也不得不說也隨之不斷擴大。
然而地盤一旦擴大,就代表了需要更多的人前去維持和鎮守。
而這維持和鎮守便需要這些文官們擬定人員制定規劃。
而這才是最讓他們感覺到頭疼的事情。
往往他們剛剛將一個地方選擇好讓誰去管理?
結果便會再度送上來兩個地方,讓她們再度派人前去管理。
而對於這些文人的苦澀,董宇卻是直接完全不成理會。
對於這些文人的小心思,董宇那事門親。
但是是苦澀,那實際上這些人心裡都樂開了花。
因為一旦有人接手那裡,那麼便代表了這個地方會多了這些人的足跡。
而在這個時代,文人還是比較愛惜自己名聲的。
有了這些足跡,他們的名聲也能借此機會從而讓眾人所得知。
甚至能夠藉此機會讓自己流芳百世。
所以即便再如何苦楚和勞累,他們卻還是始終堅持著。
正所謂痛並快樂著,不外如事。
再者說了,文人之中也並不是僅僅只有他們這些人。
身為軍師的郭嘉等人,自然也是參與到其中。
所以說郭嘉等人常常陪同各路將領與外征戰。
但是這卻並不妨礙郭嘉等人,每攻佔一處地方,便簡單的進行一番規劃。
從而方便後來之人對此地的管理。
這一次的安排,董宇可以說是直接進行了一方籠統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