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她對劉翠蘭說:“蘭姨,我現在沒有找物件的打算,我只想好好的把這個店經營起來,然後我上學的學費,蘭姨,我有點累了,想先去休息了。”
李穀雨說完就回到了她自己的房間裡,一覺到天明。
第二天,李穀雨起了一個大早,她做了她最拿手的,木須炒肉,糖醋里脊,清蒸鱸魚,還熬了幾種粥。
做好了這一切後,時間也才十點。
李穀雨將所有的飯菜放到桶中保溫,她自己又騎著車子出去買了一盤鞭炮。
回家的時候10點半了,她將鞭炮掛在門前,等到了11點之後就點燃了鞭炮,噼裡啪啦的爆竹聲吸引了大批鄉親的眼光,紛紛聚集到這裡檢視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穀雨站到門前一塊比較高的石頭上,手掌呈喇叭狀,對著底下的鄉親父老們說道:“各位鄉親們,我這個店是一個做小吃的店,今天剛開業,所有的食品大減價,歡迎各位鄉親父老前來品嚐。”
只聽到底下有一個操著一口正宗京腔的人說:“哈哈,一看你這個小女子就是外地來的吧,現在哪裡還有叫什麼鄉親父老那樣土死了,我們現在都叫同志!”這個人的一番話,引起了底下幾十個人的鬨堂大笑。
李穀雨畢竟是一個女人,受到這麼多人的打趣,面子上自然是掛不住的,瞬時間就紅了臉。
幸虧在這個時候,劉翠蘭發現事態不對,出來力挽狂瀾,只見那劉翠蘭和李穀雨同時站到高臺上,她的手裡,緊緊的握著李穀雨那略帶顫抖的手。
彷彿是在給予她些許力量,李穀雨現在腦子裡一片空白,她只聽到劉翠蘭對底下的人說:“各位大家都是鄰里鄰居的,沒有必要挑這麼多毛病吧,嚇壞了孩子,這個可是醫生大學的準大學生呢!”
劉翠蘭不知道為什麼,好像在這群人中很有主導的力量,當她說話的時候,底下的人全部都緘默無言了,這時不知道是誰提出了一句:“咱平常炒的菜都是些大老婆們做的,也沒啥滋味兒,今天是這個大學生第一次開飯店,咱們是不是也該光顧一下,照顧一下這外鄉人啊!”
有了一個帶頭的,其餘的鄉親們也都紛紛附和的說著,於是李穀雨的店迎來了他的第一批顧客,就是她的街坊鄰居們,李穀雨也不好意思跟他們多收錢,就按照最低的價格賣給了她們。
眾人在吃過李穀雨炒的菜後紛紛讚不絕口,甚至有人懷疑這個並不是李穀雨做的,而是劉翠蘭做的,只是讓李穀雨代賣而已,但是劉翠蘭這個時候站出來說這些菜都是李穀雨自己親手做的,她並沒有插手過。
李穀雨跟著劉翠蘭忙活了一陣之後,發現已經快要到工廠下班的飯點了,於是李穀雨趕忙拿著她的傳單就衝了出去,走到了工廠門前,工人們才剛剛開始下班,李穀雨拍著胸脯安慰自己幸好趕到了。
工廠的人在看到李穀雨的時候紛紛表示好奇,他們以為李穀雨已經知難而退,再也不會出現了,卻沒有想到今天卻用在工廠的門前重新見到了她。
李穀雨又站到了她曾經擺攤的那個地方,搬了一塊石頭放到了腳底下,好讓她看起來比較高。
這一次她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不再叫什麼鄉親父老,而是改名了叫同志。
“各位同志,想必大家大多數人都認識我吧,沒錯,我就是前幾天在這裡擺攤賣飯的那一個女人,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我不可以在這裡繼續擺攤賣飯了,但是為了大家繼續能夠吃到我的飯菜,我在這個附近租了一間房子來為你們做飯,這個地點就在離這裡不遠的那個拐角處,而且最開始開業這三天,全店的菜品一律八折,這個意思就是原本一毛的菜,現在只賣八分錢,大家都看一下,各自轉告,吃到就是賺到啊!”李穀雨在上面說的時候,想起了現代的時候他們所做的那些廣告,什麼走過路過不要錯過什麼,搶到就是賺到一類的話,李穀雨受到了啟發,也將這些話運用到她的宣傳語上。
眾人紛紛接過李穀雨所給的傳單,但其實他們裡面有很多人都是不識字的,接過了傳單也沒有什麼用,要問他們為什麼接過傳單的話他們會回答,反正這些紙都是免費的,即使是用不著,拿回去攢一攢也可以賣錢。
但是李穀雨現在根本不想計較這些,因為她帶領著眾多要吃飯的工人,大隊浩浩蕩蕩的就走向了她的小店鋪,工人們在這裡吃飽喝足之後,紛紛結賬離開,李穀雨就只留下收拾殘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