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
鏡湊過去左看右看,也沒發現有什麼不同,更沒有從他身上感覺到自己不認識的東西。
也就是各個玄幻小說裡面所描寫的世界本源,或許是自己想多了,既然這個世界已經被記錄在那裡,那麼沒道理還放任著主角身上攜帶有世界的本源。
但鏡感覺自己為什麼要往世界本源身上想呢,如果這世界根本就沒有世界本源,一個世界的出現不過是微小的東西不斷合併,然後進行漫長的時間演化,最終形成了整個世界。
而世界所有的一切運轉,都不過是隨機執行的結果。
既沒有刻意的進行設定,也沒有擁有意識一樣去幹涉自己身體的發展。
整個世界是沒意識的,他就像是我們看到的石頭一樣。
我們知道他是石頭,但是卻無法透過眼睛去看石頭是要什麼組成的。
只能透過專業的儀器,才能發現,原來就這麼一顆小小的石頭,裡面卻包含了這麼多種元素組成。
而在這些元素更微小的構造中,還能看到息子的運轉。
透過生靈眼睛接收到看),然後對其命名,最後這些命名資訊儲存在自己的資訊集合體中記憶),在以後再碰到這種型別的物質,我們會說:這是塊石頭。
而這些知識都是鏡從網上學到的,並且透過自己能夠觀察到的視角進行更改。
在鏡那初稚的思維裡,一個世界要想出現,它不是靠誰的幻想,或者是誰的一句話,亦或者一個意頭就形成了。
如果按照自己原來的世界去解析,浩瀚的你照自然不可能只有人類這麼一個文明,那麼人類自己本身,為什麼要用自己的幻想,去不斷貶低著整個宇宙,然後不斷抬高著自己的幻想?
自大,狂妄,亦或者無法接受人類現有的文明科技,在其他能夠進行星際飛行的外星文明面前,是那麼的渺小,不願相信?
這些世界就跟眼前這個世界一樣,浮腫,物質的構造簡單,雖然同樣誕生的生命,但是這些生命的思維,卻侷限在了在這個小小的地方。
哪怕他們都說科技再有50年就能突破,但是過完一個50年,又有一個50年,更有無數個50年在等待著他們。
某個點完全封死了,文明起初就如同沒有水的水庫,在不斷的成長中化成了雨露不斷匯聚在原本沒有水的水庫中。
等到進化到了極限,水庫裝滿了水,這就形成了文明第一階梯:地表文明。
水庫的閘門是通往更高,更廣闊,更精彩的世界,但是因為關閉了,雖然會流出一點點水,卻無法窺視這個偉大的世界。
即便整個庫裡的水在某個時代因為一些人的出現而掀起波瀾,但卻撼動不了閘門,而在日積月累細水長流之下,原本裝滿水的水庫,就會慢慢的乾涸掉。
而這個世界就像上面的比喻一樣,因為太過於簡單,就像是某些人認真做時,卻因為創造一個世界太過繁瑣,太麻煩了直接放棄掉的半成品,導致了這個世界就像是有了沒有了定時放水的閘門開關,或許用不了多久,它就會因為構造自身的物質慢慢彌散,最終消失掉。
想了不知道多久,鏡一臉滿足地從思考中回過神來,這還是祂第一次想這麼多,感覺挺滿足的。
再一次用其他的視角看這個世界,鏡就看到了整個世界就如同吹起來的泡沫般,構造整個世界的元素種類不超過50種。
那麼這麼說來的話,這幕後之人圖這個浮腫的世界的又是什麼?
喜歡穿越諸天之角色扮演請大家收藏:()穿越諸天之角色扮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