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0章 環形空間站

“指揮官,起源星質量67.3萬億億噸,天然星塵材料礦脈共有一千多條,大多都分佈在地底一萬米以下,但只有少數幾十條位於地殼淺層。

含有一級材料32億億噸,二級材料1.6億億噸,三級材料235萬億噸,四級材料3.6億噸,五級材料123.8萬噸。

其中百分之七十都存在於地核之中,包括所有四級與五級材料。

我們離開時攜帶了一百枚星鑽,現星塵儲備129.63星鑽,又在褐黃星上補充了大量的物質,物資與星塵儲備暫時充裕。

但是等新一代戰艦標準定型開始大規模孵化的話,我們這種物資消耗量估計撐不過十年。”

這時,王晉、蓋婭、一號各坐在一張小板凳上圍成一圈清點自己的家底,雖然他們也就三個人,但賬也得算清楚。

一號只講述了天然星塵材料礦脈與星塵儲備數量,星塵與星塵材料才能夠算作實際財富,星球時代一系列紙面經濟資料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蓋婭聽了一號的彙報之後也補充道:“以現在起源星接受磁爆星光照情況,每天生產0.53星鑽,去除各類消耗可盈餘0.46星鑽。

預計半年之後,我們每天可以生產1.56星鑽,一年後菌毯散佈完畢,每天生產3.21星鑽,這只是初步預測,實際資料會隨著幽蘭星與起源星執行軌道變化而變化。

迪亞聯盟已經開始建設戴森球,前五年的星塵產出都會送給我們,預計五年後可得到.9顆星鑽。

艾爾蟲族所有單位質量總合16.2萬億噸,80%質量為可轉化成三級材料的有效質量。”

王晉撓了撓頭,“起源星可挖掘礦脈只夠我們採掘十年,不過初步計劃已經夠用了,儘量減少星塵與星塵材料消耗,省著點用。

一顆起源星的資源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幽蘭星其他衛星也可以適當的開發一下,但不能過度開採。”

“一些設施我會盡量應用裂變能源。”

“一些基礎設施我也會減少星塵材料的使用,儘量用非星塵材料替代。”

一號和蓋婭點了點頭,這都是一早就規劃好了的,等到起源星礦脈枯竭之後,他們早就開源了。

“蓋婭,空間站工程進度如何?”

蓋婭馬上小手一揮,起源星的三維模型投影出現在了三人面前。

這顆星球的土地不能說是貧瘠,而是根本就無法讓有機物生存,不過菌毯可以專門消化這些土壤生產出營養液。

如果王晉有那心思改善這裡的土壤種植各種作物也是可以的,而他覺得不管什麼作物效率都沒有菌毯高,他又不需要觀賞用的植物來陶冶情操,所以現在這裡還是黑乎乎的一片。

起源星模型上顯示出的礦產分佈,不同的礦物用不同的顏色都給標記了出來,展現的非常直觀,還有各種各樣的建築規劃也一目瞭然。

接下來起源星的投影漸漸發生了一些變化,只見赤道上均勻分佈著八根長三百公里的圓柱長軸。

高大的圓柱體直衝天際,與赤道上空的一座環繞著起源星的圓環管道相連,管道直徑五公里,如果這個龐然大物真的建成的話,在地表上抬頭一望就可以清晰的看見其輪廓。

“地面八顆作為主軸的樹木將於兩年後成長完畢與空間站已完工部分對接。”

王晉計劃圍繞著家園星赤道建設一個環形太空站,與地面的八座主軸連通,具有太空港口、艦船建造、工業生產、科研等一系列功能。

三位模型上各個部位的進度都清晰的展現在了王晉的眼前,看了一下進度之後他又轉向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