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的流逝,一轉眼就來到了幽歌歷400年。
短短四百年的時間對於大部分文明來說只是彈指一瞬,但是對於一個新時代而言卻足以讓星塵域發生太多太多的變化。
飛昇遺蹟的變動徹底改變了恆星級文明的生態。
這四百年來,太多新生代文明得到遺蹟獎勵實力迅速增強,足以挑戰老牌文明。
老牌文明不願坐以待斃於是衝突就這麼產生了。
而對於黑洞級文明來說,蛻變中的黑洞級文明越來越多,有的星團黑洞級文明開始主動壓制這些蛻變中的文明,而有的星團則只是觀望。
王子星團四百年時間內一下子新增了十一個黑洞級文明,但數量依然處於偏少狀態,所以大家也沒有什麼過激的動作。
飛昇遺蹟機制改變對星塵域帶來的影響仍在默默發酵,短時間內還體現不出來。
但是暗物質戰爭科技卻大大的影響了戰爭模式。
隨著暗物質科技樹被點亮,在紅區開圖變得輕而易舉,雷達探測範圍一天比一天大,讓戰術選擇變得更加豐富了起來。
而現在已經有部分文明可以做到協和時代那樣推動孤島移動了,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暗能量在空間方面的應用科技也被點亮。
利用暗能量進行空間管制要比使用力場調節空間輕鬆多了,只需要設定一系列特殊的引數,就可以做到在影響範圍內己方部隊隨意跳,敵人部隊跳躍難度增加,再也不像以前那樣空間干擾一開交戰雙方都要受到影響。
而在實際應用方面,黑暗荒原與鋼鐵荒原這兩個地方戰鬥的各方簡直就是一騎絕塵。
黑暗荒原上的戰爭已經結束,纖星文明與黑暗聯盟簽訂了停戰協議,而鋼鐵荒原上的秘密戰爭仍然在持續著。
戰爭做不到加速科技進步,但是卻可以加速現有的技術儲備進行實踐。
藍星的世界大戰當中的,一系列聲吶、坦克、飛機、雷達乃至核武器,這些林林總總的新科技都不是在戰爭中一夜之間就變出來的。
靠的是和平時代的技術儲備與工業基礎,讓和平年代的積累在戰爭時期一朝爆發。
國家機器不計成本的將和平時期的積累的一些高成本且不成熟的技術應用到戰場中,各種新產品細節上的問題很容易就能暴露出來快速更新換代,無法適應戰爭節奏就只能被淘汰,很快就讓技術變得成熟起來。
鋼鐵荒原戰場中鐵心與王晉的暗物質科技完全就是一月一變,雙方不約而同的將所有新技術都丟到戰場中進行測試。
探測範圍增加、空間管制力度加強、推動孤島打亂敵人陣地部署這些都是暗物質戰爭科技第一時間應用到戰場中的結果。
還有追光文明體系也進行了一次大更新,將引力護盾、水母軍團磁場矩陣、降維光線以及奇異夸克武器這些新技術都完美的整合進了軍團體系中。
最重要的是,炮灰海妖的等級終於達到了4級,一出生就繼承了所有恆星級迴路,並在此基礎上11的迴路會迅速被補全為黑洞級迴路。
打了近三百年交戰雙方還是那麼中氣十足,不過前線正面戰場已經由野戰換成了攻城模式。
雙方都不約而同的將大量移動基地投送到前線形成一片又一片空間管制區,所有艦船跳躍距離直接降低到了十分之一以下。
每片空間管制區中心是一顆固定的人造戴森球鎮壓空間,並配置大型暗能量空間裝置管制著數千光年範圍的空間,周圍則散佈著若干個移動基地作為小型據點拱衛著中央的。
追光文明的空間裝置可影響一萬光年,鐵心差一點但也能夠管制八千光年範圍內的空間。
這讓派遣精銳部隊進行突襲騎臉變得更加困難,一次只能跳躍三四百光年的距離,根本就無法快速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