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大師是一個以冷靜著稱的球員,以至於首節被蓋了3次,第二節還是一股腦地往籃下衝。
在他的帶領下,布拉德·米勒也撕掉組織中鋒的標籤,憑藉身高優勢開始往籃下強攻。
有了這兩位“友軍”的援助,陳小刀僅僅在上半場就拿下了9個蓋帽,另外他只得到4分6個籃板,可以說是把所有力氣都拿來蓋帽了。
“託尼,你今天是要挑戰單場蓋帽紀錄嗎?”藍領亨特問道。
“nba的單場蓋帽紀錄是多少次來著?”陳小刀一時來了興趣。
“17個,由埃爾摩·史密斯在1973年10月28號創造。”亨特這種防守痴漢對蓋帽資料如數家珍,“你上半場已經由9次蓋帽了,下半場再蓋9次就能破紀錄了。”
再蓋9次,說得輕鬆,真要完成的話,那必須得靠比大師和布拉德·米勒鼎力相助才行了。
易邊再戰,國王隊的敢死隊員們有所收斂,畢竟誰也不想成為別人創造紀錄的墊腳石。
布拉德·米勒重新站在了罰球線之上,比大師也交出了球權,國王隊重新打起了普林斯頓戰術。
因為這個戰術的精髓是“人動、球動、協調一致。”所以反跑是此戰術的招牌,於是普林斯頓戰術最初又叫做“走後門”戰術。
“空間、時機、觀察、執行”是普林斯度戰術注重的四個環節,要打好這個戰術,必須要求場上的5個人都會傳球和投籃。
在國王巔峰時期,那時候的克里·韋伯無所不能,被譽為“史上最華麗的大前鋒”。
如今的米勒曾在2003年入選過東部全明星,後來在韋伯受傷期間用來當成他的替身,2004年他又成為西部明星隊的一員,正式邁入聯盟一流中鋒的行列。
在迪瓦茨的耳濡目染之下,藍領出身的米勒學到了一手不錯的傳球功夫,不過和那兩位大神相比,米勒只是打出了普林斯頓的形,卻打不出普林斯頓的神,這便是國王開始從頂級強隊淪落為季後賽陪客的重要原因。
第三節進行了一半,陳小刀一次封蓋都沒有拿到,鬱悶之下就用一個雙手大力灌籃宣洩,結果米勒就無辜地成為了背景板。
米勒綽號“大白熊”,在接受普林斯頓洗禮之前一直是靠著防守起家的,是敢於硬鋼姚鯊的惡漢,受辱之後自然不肯罷休。
然後米勒就再次來到了他不擅長的低位,拿出他那蹩腳的背身技術,用身體卡住陳小刀試圖單手劈扣。
當一個人把所有心思都專注於一件事情上的時候,他所爆發出來的潛能是非常巨大的,就像本·華萊士一樣,他的進攻越辣眼睛,防守就越是變態。
陳小刀調整了腳步,比米勒慢一步起跳,但是憑藉驚人的彈速抹平了時間差,迎面又是一個大帽。
球垂直落了下來,還是掌握在米勒的手裡,然後他拿肘子開路,頂開陳小刀又來了一個雙手暴扣。
陳小刀故技重施,後退一步之後再次起跳,劈頭蓋臉又是一記封蓋。
為了成全陳小刀,太陽隊的其他球員也不去搶落點,等著對手繼續進攻。
米勒瘋了,第三次起跳,不但架肘還抬膝,陳小刀總不可能為了一個蓋帽而連命都不要,只能默默地讓他把球擱進了藍筐。
“我靠,算你......”
陳小刀正在心裡暗罵,卻發現亨特手舞足蹈地跑了過來,然後展開雙臂喜笑顏開地抱住了他:“託尼,想不到你特麼真的做到了,你果然沒有讓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