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電視的時候,總覺得皇帝很舒服,是天下最舒服的職業。
後來有人研究過,發現無論是哪個朝代的皇帝,從生活質量來說,都絕對不如二十一世紀隨便一個小白領。
甭管衣食住行都比不上。
先說食物,皇帝吃的東西真的很好?以前末代皇帝傅儀在外面閒溜達的時候,發現肅王府的太監在上貢,於是小皇帝衝過去搶了個貢品醬肘子,然後抱著醬肘子一頓狂啃。
這尼瑪是皇帝,不是災民,皇宮裡再鬧饑荒,傅儀好歹是清朝最後一點體面,總不至於餓著他吧?
實際上,真不是宮裡鬧饑荒,是因為御膳房的溫火膳太難吃了。
從古至今,沒有幾個大一統王朝的皇帝是胖子,最大的原因就是,皇帝的伙食不咋樣。
御膳房的規矩尤其多,皇帝吃飯是沒有定例的,他們愛啥時候吃就啥時候上膳。
而且御膳房從來不會有反季節的果蔬,也不會有什麼珍品,什麼熊掌鮑魚,你想都別想,最多是皇帝出巡的時候,在地方吃點,而電視劇裡面的什麼滿漢全席,是真的,但是美味程度,真的是不值一提。
御膳房規矩多,不給皇帝吃好東西,也是擔心上頭吃慣了,今天給你上一熊掌,明兒你又吵著要吃,可是哪兒有這麼多熊掌燉給你吃,反季節果蔬也是同理,御膳房只會給皇帝吃最常見的東西。
以前慈禧批閱奏摺的時候,每每到午夜時分,總要吃兩個臥果兒當宵夜,剛開始我以為是啥名貴的東西,後來一搜才知道,這就是兩荷包蛋,還臥果,名字也是夠高大上的。
慈禧批閱累了,隨口跟旁邊的小太監說一句,上膳,然後兩荷包蛋就得立馬端出來,速度送到她面前,還得是熱的才行。
可是御膳房速度壓根沒這麼快,其實他們大概估計一個時間,差不多了就開始煎荷包蛋,保證隨叫隨有,有時候慈禧吃的晚了一點兒,御膳房可能都煎了上百個荷包蛋了。
在鹿鼎記裡的小太監曾經給韋小寶傳授心得,講的是真實在:“太后和皇上的菜餚,一切時鮮果蔬都是不能供奉的。至少一年內只有一兩個月的果菜,咱就不能供奉,否則皇上吃的入味,夏天要冬筍,冬天要新鮮蠶豆,大家何以自處?”
簡斷解說,甭管皇上太后有多聖明,您還是老老實實吃豬肉最妥當。
人們都以為,那麼大個皇宮,皇上住在裡面應該很爽吧?而且還有各類妃子伺候。
但人們其實又錯了,皇帝還是不如小白領,可能在女人方面能超過,數量肯定可以超過,質量方面,實話實說,挺難的。
妃子的質量,各朝代審美不同,不好評論,清末的妃子照片大家估計都看過,水平最高的,也就是鳳姐的水平,然而古代不是沒有美女,可是皇上選妃毛病多的很,根本不是按照長相來的。
而歷朝歷代也是如此,就說我現在好了,現在雖然是南朝的皇帝,算是南朝吧,因為江南一帶已經盡入囊中。
身邊的感情中,甄宓是我的患難之妻,也就是一路從上蔡走過來的,感情自然是沒的說,而且人家甄宓為了讓我好生的改變,自我成熟,甚至於已經做好隱居漁村的打算了!
這樣的感情,自然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夠概括的。
另外還有銀屏,銀屏算是我的糟糠之妻,從現世到戰場,一路相識相愛,能建立感情的也只有這兩個。
此外大小喬,那都是大臣們硬塞給我,其實對我來說,兩人的年紀偏小是其一,第二是我根本沒有跟他們有感情基礎。
然後就說蔡琰好了,我跟她要好,那也是當時在江陵的時候,蔡文姬影響大,她成為我老婆,那整個江陵我就能透過蔡文姬去拉攏人心。
還有鄒香玉,糜晚晴,說白了,也都是有各種原因,如果讓我選擇,我寧願文武皇后在身邊,然後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但是沒辦法,如果我這麼搞的話,肯定自己的位置也不穩。
現在江南的財政都是來源一甄家的經營,還有本地的財務,但實際上已經沒有另外收入了,所以才不得不用政治婚姻來拉攏身邊的人。
因為只有藉助身邊一些大族的力量,我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強大自己。
徵兵要錢。
修路要錢。
兵器要錢。
宮殿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