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七章 遊士

秦皇政九年五月,因為受到嫪毐叛亂牽連,相國呂不韋被罷官回鄉。

距離嫪毐風波已經過去快兩個月了,失勢回到封地洛陽的呂不韋仍不安分,開始不斷利用龐大的門客集團展開遊說,向嬴政施壓,企圖東山再起。

絡繹不絕的遊士自東方入秦關說,想要彌補呂不韋與嬴政之間關係隔閡,試圖讓呂不韋重新回到秦國權力的高層。

更重要的是,各國諸侯也頻繁地派遣使者到洛陽封地來問候呂不韋,往來的車隊“相望於道”。

鑑於這樣的結果,嬴政不得不重新審視寧夏之前的提議,殺之而後快!

“呂不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寡人倒還真是小瞧了你”。

咸陽宮大殿上,例行公事般召開會議,卻沒想到迎來了一群不速之客。

在接待這群人,聆聽其訴求後,嬴政原本美好的心情也變得不那麼美膩了。

“陛下,呂不韋已然沒了權,可勢力卻不容小覷,座下門客與叛賊嫪毐相當。如今才剛返回洛陽不久,就急於派出遊士遊說,足以見得其浪子野心”!

“臣附議,呂不韋若別有心思,臣恐再生事端,還請陛下早做決斷”。

“陛下,依臣所言呂不韋雖勢眾,可卻不足為慮,莫要為此煩心傷神”。

“臣有異議……”

今日朝堂遊士遊說一事,可大可小,不過任何細小的未知對於嬴政而言都必須謹慎對待。

他知道遊士能起到的影響有多麼可怕。

遊士,指那些擔任謀劃,說客的人,通俗來說相當於今天的外交官。

遊士這種說法主要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且普通的讀書人還不能稱為“士”。在春秋前,“士”指的是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是當時貴族階級中最低的一個階層。

但是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士族階層隨著西周宗法制的沒落而逐漸崩潰。沒落貴族和一些有文化的庶民逐漸成為士族隊伍的主要來源,並且擺脫了封建禮法的束縛。

士族階層從有固定職位轉變成為“無業遊民”,四處遊說兜售自己才能者稱之為“遊士”。這些遊士奔走於各個國家之間,為了獲得國君的賞識而不斷展示自己的才華。

可以說,遊說國君,成為他們實現自己的報復,獲得地位財富的唯一選擇。他們或毛遂自薦,或暗箱操作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都是為了有一天能夠在國君面前說上幾句話,贏得國君的支援。

而這樣的一些人,在嫪毐和呂不韋門下有無數。

重用遊士可是春秋賢君秦穆公,嬴政的曾曾曾……曾祖父遺下的家法。想當年秦穆公延攬百里奚、蹇叔、由余等外國遊士,攻昧兼弱,獨霸西方。此後秦孝公更是重用商鞅,秦惠文王任張儀,秦昭襄王相范雎,這些遊士為秦國的歷世強大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可以說,戰國七雄的變法圖強運動皆因遊士而興,諸侯間的廝殺兼併在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演變成了一場對遊士的爭奪戰。誰能吸引遊士,誰就佔據了國際競爭的制高點,誰就能掌握大眾輿論。

原本遊士只服務於各個國君,可呂不韋的出現讓秦國養士風氣逆轉,他們不在一門心思的擠進秦王門中,他們有了其它選擇,那就是轉投相國呂不韋門下,就是秦朝牛逼的丞相李斯也直接投向他,為其效勞。

嬴政年幼,又不得權,縱使知道養士為患這件事的後果,可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任由其肆意發展。

隨後嫪毐的出現,重走呂不韋老路,養士養客只為同呂不韋較量,最後更是權勢滔天,野心不足欲讓其子代替嬴政,成為大秦國君。

如今嫪毐伏誅,就是其朝中死黨也一網打盡,剩下呂不韋仍然成為卡在喉嚨裡的那根刺,讓嬴政忽視不得。

雖說呂不韋相位被罷黜,可封地洛陽依舊沒被收回,在他的封地,他就是王,勢力之大不可想象。

若呂不韋也如同嫪毐那般效仿“戰國四公子”孟嘗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欲專權主政,那嬴政心中的大計又得往後拖延,可這並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楚國春申君陰謀以自己的骨血取代楚王嫡脈,跡近篡逆;齊國孟嘗君更是吃裡扒外,組織五國伐齊,趁亂建立薛國更是赤裸裸地瓜分齊王的治權……他更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在秦國!

……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