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兒,你還好?”太子語帶關切地問。
過於專注沉思的季滿,沒有注意到威嚴的太子已經走進車內,並且轉換成慈父的容顏。
他擦了擦眼睛,回答:“稟父親,孩兒安好,只在尋思些事情。”
兒子抬頭仰望站在身前,高大偉岸的父親。
天子殯天后,太子將繼位成為天子,季滿的長兄會被立為太子。
周禮規定:“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將來長兄繼承王位,季滿身為王子,將獲得分封,成為諸侯。
到時候,他將入朝擔任上卿,輔佐天子治理天下。
立為諸侯,入朝為卿,輔佐天子,這是周禮賦予季滿的權利與義務。
同時,這也是太子對兒子的期望。
他希冀三個兒子,能繼承父志,共同打造一個繁榮昌盛的大邦周。
但在父親過於熱切的期盼下,季滿內心深處,其實沒這麼大抱負。
季滿的想法,其實非常簡單。
“將來我被分封的采邑,別離鎬京太遠。平時治理國家,到暮春時節,穿上春衣,陪同七八個友人到水邊洗浴,吹吹風,一路唱歌回家。”
這是季滿目前最大願望,但在父親期盼的壓力下,只能藏在心裡,從來不敢對任何人提起。
“小子,曉得為父何故送你去宋國?”太子安問他。
當初,太子在宗周王廷上提出此事,就引起眾卿強烈反對。
尤其是德高望重的太史寮之首,太史伯陽甫直接批評太子違禮。
但父親不顧反對,仍以太子身份堅持己見。
最後,經各方協調,遂定下以代表天子觀禮的名義,出使商丘。
其實對季滿而言,宋國是否外國,去宋國是否違禮,他並沒這麼在意。
因為季滿的母親,太子妃是宋國人,宋國是他的外家。他比較感到鬱悶,是此行目的。
對於太子安的提問,季滿思忖片刻。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孩兒表面上出使宋國,但此行主要是歸宗外大父的氏族。待孩兒行冠禮後,放棄王孫身份,成為巫咸氏世子……”
季滿遲疑下,接著道:“期間孩兒須努力修煉,成為一名大巫,以後接任外大母的大祭師位,對抗九神教、殭屍王與邪神,揹負復興巫師使命。”
太子安聽了啞然失笑:“姑姑又跟你講故事了。”
巫教大祭師子夫人,是太子妃之母,季滿的外大母。
自從母親遠嫁宗周,就不曾返回宋國,也從不跟兒子提及宋國往事。
他對宋國與巫教的瞭解,主要源於姑姑講述的“故事”。
“巫邦巫咸氏、鳳凰城巫姑氏、盤龍城巫禮氏、彭邑巫彭氏、虢邑巫謝氏和蛇谷城巫凡氏,是巫族最古老的巫家。”
姑姑年過七旬,滿頭白髮,額上褶皺像刀刻般。在她年輕時,一直都是外大母的貼身侍女。
十多年前,姑姑陪著遠嫁的母親來到鎬京,多年來一直擔任季滿四姐弟的傅母,盡心盡力照顧著他們。
“你的外大母出自巫姑氏,外大父出自巫咸氏。你們姊弟四人身上,傳承著商王室、周王室、巫咸氏與巫姑氏高貴血脈……”
兩位兄長對外家事蹟不感興趣,但季滿最喜歡聽姑姑講述,有關六大巫家的輝煌歷史。
當然,還包括巫教大祭師子夫人的傳奇事蹟。
“你們的外大母,是當今天下最偉大巫師。”
“外大母比外大父還來得厲害?”季滿聽故事時,特別喜歡發問。
原本只是隨意問,誰料姑姑聽了,面無表情地哼一聲。
“我承認巫咸氏初祖,巫教創立者神巫巫咸,是有史以來最偉大巫師。”
姑姑瞅了他一眼,不悅道:“自從巫咸逝世,巫咸氏一代不如一代。你的外大父很優秀,但花太多精力在政事,英年早逝……彼輩比不上巫姑氏。”
她對巫咸氏似乎很有意見,故不太提及外大父事蹟。相反,對於外大母的往事會侃侃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