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虎話音剛落,便看到大殿之中,一眾西岐大臣看著自己,氣氛十分不對勁。
西岐謀士散宜生微微拱手道:“武成王,帝辛如何,你比我們更清楚,他將咱們小侯爺伯邑考害死,讓侯爺食子之肉?他逼死姜皇后,多少忠臣慘死帝辛之手……”
“一個罪已詔,便可以抵擋帝辛所犯之錯,再說,帝辛真的會改過自新嗎?不過是見烽煙四起後的權宜之計罷了。”
散宜生話音一落,便有毛公遂站起身來:“武成王乃是明識之士,當知天下大勢,如今大商疾重難返,只有滅亡一途。”
……
一眾西岐將領,個個發表意見、黃飛虎沉默了下來。
原本,他以為以自己與姬昌的交情,能夠說動姬昌退兵,現在看來,自己還是太天真了。
姜子牙站起身來,道:“武成王,吾曾到過朝歌,以我對帝辛的瞭解,那昏君斷不會下罪己詔,更不會改過自新,這一切,定是出自聞太師。若是我猜得沒有錯,如今主持大局的,乃是太師聞仲吧。我勸你回到朝歌之後,勸聞太師投靠西岐。”
“吾主西伯侯,乃是一代明主,經營西岐之地,使西岐百姓安定富足,若是西伯侯執掌天下,乃是天下蒼生之福。聞太師一代人傑,自然也能夠看出這一點,若是聞太師投靠西岐,大商必然很快滅亡。”
“否則,兩軍戰起,必會死傷無數,為了天下百姓,為了無數士卒的性命,武成王與聞太師,都該歸順西岐,你是聰明之人,相信你會做出明智的選擇。”
黃飛虎心頭一震。
他自然知道,姜子牙言之有理。
正待說話,姬昌道:“若是武成王能夠歸順於我,我姬昌以自身名節擔保,在西岐你依然為王,賜你打王鞭。他日若是本侯做出對不起天下百姓之舉,你可持打王鞭來打本侯,如何?”
黃飛虎心頭又是一震。
執打王鞭,位極人臣。
姬昌開出的條件,不可說不豐厚。
但他黃家滿門忠烈,若是投降,豈不是毀了黃家聲譽?
黃飛虎道:“西伯侯,容本王考慮考慮。”
“好!今晚,本侯將親自為武成王接風洗塵。”
當晚,姬昌投宴款待黃飛虎,諸西岐大臣與姬昌,輪番勸說黃飛虎歸西岐,黃飛虎皆是巧言以對。
宴會結束,黃飛虎趁著月色,騎了五彩神牛,離開西岐大營,往朝歌城去了。
……
另一邊,寧澤,吉立帶著大軍,駐紮在玄英關中,等候著平靈王大軍的到來。
果然!
十天之後,探子來報,平靈王帶領大軍,已經在平靈關十里之外紮下營寨。
吉立立即召集眾將領,整頓兵馬,又視察了玄英關的防禦工事。
而此時,一支人馬,已經在玄英關外列開戰陣。
一位將領越眾而出,來到玄英關搦戰。
吉立帶著眾將領,來到玄英關城頭。
寧澤朝關下看去,見關下兵馬,足有一萬多人,兩位將領,立於大旗之下,應該便是平靈王先鋒大將了。
其中一人,身高三丈有餘,提著一杆大鐵槍,赤著上身。
另一人卻是身穿戰甲,騎著逍遙馬。
城外搦戰的將領,提著一柄戰刀,威風凜凜:“城頭的小兒,吾乃平靈王帳下將領司徒先,何人敢出來,與吾大戰三百回合?”
吉立見有將領搦戰,回頭看向一眾將領:“何人願意出戰,斬此賊人。”
只見胡雷上前,道:“師兄,讓我去吧。”
“好,你需得小心一些。”
胡雷領命,提著長刀,帶著在千兵馬,奔出城外,列開戰陣,拍馬舞刀而出。
兩人相互透過姓名,便戰至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