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夏二郎提出了分家。
另外兩家自然是不同意,少了二郎和夏蘇氏這個兩個一個忙外一個忙內的主要勞動力,對吃大鍋飯的他們來說,以後肯定就沒這麼輕鬆了。
不過夏二郎分家的決心很堅定。
實在是對這一家子有些寒心,又有些心疼他媳婦。
最後他帶著媳婦淨身出了夏家,兩人另立門戶。
在農村裡,要麼大家幾兄弟都分家,要麼就都不分。像夏二郎這種中間分出去的,從未有過。這在當時,十里八村的可是出了名的大事。
村裡有人同樣贊同夏二郎休了夏蘇氏。
也有明白人,覺得這老二兩口子在家裡做活計做得太狠了。
老大,老三都是仗著有父母偏愛,愛偷懶的人。這夏蘇氏懷不上,估計也是身子累狠了。
夏二郎不顧別人的看法,帶著夏蘇氏淨身脫離了夏家後,兩人一開始住在村裡一座廢棄的屋子裡,兩口子都是勤快的人,夏二郎會些做些木工。
他先是替人做了幾個月木工存了些錢。夏蘇氏則在鎮裡接了些繡帕子的活計,一張帕子掙幾文錢,錢很少,但至少是個營生,每個月也能有些進項。
一年後,夏二郎在山邊開墾了幾塊山地。
鄉里鼓勵開墾山地,開墾出來的地,不用額外交錢。也就是說,誰開墾出來的就是誰的。
只是開墾的第四年開始,如果種糧食的話,是要按地交農稅的。
不過開墾山地太費時費力,那些山土下面全部都是盤根錯節的樹根,開墾出來的土也不肥,前面兩年也總養不出來什麼莊稼。
鄉下人都不缺地,所以無人去開墾山地。
夏二郎這情況就不一樣了。他沒錢買地,只能自己開墾了。
他在做木工回來後,就會不斷的開荒。
這木工活不穩定,有時有活計,有時半個月也接不到一點活計,還是有幾塊地,種些糧食有保障,心裡也踏實。
夏蘇氏也經常來幫忙。
就這樣,兩人開墾出幾塊地,又攢了些錢之後,夏蘇氏懷孕了。
後來生了夏及己。
再過了五年,夏二郎家起了新屋,也就是他們現在住的這間。與老夏家一北一南分別坐落在村頭與村尾。
夏家老宅在村頭,夏二郎家在村尾靠山這邊。
夏蘇氏生了夏及己之後每次碰到夏老太都要被她嘲諷,說她生了個賠錢貨。
夏蘇氏每次只能受著,不敢回嘴。雖然已經分家出來,但她到底還是夏二郎的親孃,她還是要敬著。
在鄉下,就算爹孃錯得離譜,子女們也不能頂撞反抗父母,不然就會被視為不孝。
夏二郎分家這件事,就經常被夏老太拿出來說他不孝。
每次受了夏老太的嘲諷之後,夏蘇氏回家越發寶貝自己的女兒。
別人都覺得生女兒不好,可這女兒也是她好不容易生下的。
所以,夏及己雖然生在農家,卻有個寵愛她的娘。
喜歡穿書後我靠種田暴富了請大家收藏:()穿書後我靠種田暴富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