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大豐收

收進來的價格是八十文一條,賣出去兩百文一條。

足足比宋掌櫃的魚便宜了一百文錢,他掙的還多一些。

當天就有不少宋掌櫃的老客戶去了張記鋪子買魚。

還有一小部分到宋掌櫃這邊來買魚的,告訴宋掌櫃對面賣的魚只要兩百文一條,原本他們期望宋掌櫃能夠降價,結果宋掌櫃還是原來的價格。

宋掌櫃也不多說,只讓他們嘗過別人的魚以後再來嚐嚐他們的魚。

除了幾個老客戶還在宋掌櫃這裡買魚,當天其他人都去了對面張記鋪子。

後面兩天,夏二郎和李牧之都按兵不動。

第二天夏老太也不用借夏二郎的牛車了,因為張記鋪子的人開了兩輛馬車到村子裡來收魚。

田裡養了魚的,紛紛按照八十文一條的價格把魚賣了出去。

第三天,一些去張記買魚的客人又回到了宋掌櫃鋪子裡。

原因是張記鋪子裡的稻花魚口味差了些。

一是那些魚個頭比宋掌櫃這裡的魚個頭普遍小了個二兩左右。

二兩不少了。

一斤多的魚和八兩的魚差別還是很大的。

一斤多的稻花魚不管清蒸,紅燒,都剛好,擺上桌也好看。

這八兩重的魚到底小了些,肉少,吃不上幾筷子,擺桌上還不好看。

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這味道還差了點。

很多家裡富有的人對吃的講究,養出了一張刁嘴,這味道對不對,嘴巴里砸吧兩下就知道了。

所以那些到張記鋪子買了魚的人,魚買回去,是便宜了一百文一條,家裡人多的,一次性買個十條魚,少了一兩銀子,可是這口味不對,損失的便不止這一兩銀子。

所以大家又紛紛轉回了宋掌櫃這裡。

貴一百文就貴一百文吧,他們也不差這點銀子。味道對了才是正經,一年也就這些天能夠吃上了。

宋掌櫃看到那些客人都回來了,立馬宣傳起他賣的這些魚,說食材分很多等級,而他只做精品。

那些人一想,是這麼個理,他們的身份,也只買精品。

於是不到兩天時間,宋掌櫃的客戶便都回來了。

很多人還是在意那些口味和分量差距。

有那一小部分人不在意那口味差距的,他們在意品味差距。

鎮上其他大部分都只買精品了,作為同一個圈子的他們還買那次了幾個檔次的魚,那不是很掉品味和身份嗎?

所以,不管各自出於什麼原因,宋掌櫃的客戶都回來了。

夏二郎他們這才開始繼續賣魚。

鎮上有錢人客戶群體全部都轉回宋掌櫃那裡了,張記鋪子的魚便賣不出去了。

張記鋪子收魚的價格只能一降再降,降到六十文一條。

即便如此,買的人都很少。

因為第一批能夠買的起魚的,都到宋掌櫃那裡去買了,第二批能夠買的起魚的,有這錢,不如買三斤肉實在?

夏家村裡還有大部分人的魚沒賣出去。

前兩天賣了一些魚的那些人就是賺到了。

八十文一條的魚,家裡賣個幾十條,也有好幾兩銀子了。

後面的魚價跌到二十文一條都賣不出。

很多人全都十文一條賤賣了。

而夏二郎和李牧之家的魚仍然是兩百文一條賣出去的。

當然,夏家村的人也不知道他們賣出去的價格,只以為他們的魚也都賤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