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也激動了,頓時豪氣沖天。
“這是你說的啊!我可當真了,咱們就吃遍京城,吃遍全國,吃遍全世界!”
朱玲的聲音迴盪在大街上。
晉陽飯莊1959年就已經開業,獨特的山西風味菜餚,經過10幾年的沉澱,在京城的餐飲行業中,也算是名聲響噹噹的了。
“玲姐,咱們吃完飯,你和我一起去北影廠怎麼樣?”
“我就不去了,人家是找你,也不是找我,我去幹什麼?”
“那我還需要送你回家,你看看,這熱死人的天氣,我把你送回去,然後再去北影廠,這一去一回,我還有力氣嗎?”
“那我就自己回去?”
朱玲順口說了一句。
“玲姐,你怎麼回去?腳踏車只有一輛,要是不能夠同路,咱們兩個人中間,就必須有一個人走路?”
“你是男的,當然是你走路了,再說了,腳踏車可是我的?”
朱玲笑嘻嘻地看著林陽。
“玲姐,我求你你了,你就和我一起去北影廠吧!”
“林陽,你們談事我可不想當電燈泡。”
朱玲提出來的問題確實是個麻煩。
“玲姐,你看這樣好不好,我去找廠長說一說,讓他安排人帶著你,到北影廠的各個地方轉一轉,就算是參觀考察怎麼樣?”
“哎,這個辦法還不錯,我也想看看電影究竟是如何拍攝的,好,那就答應你了,陪你去北影廠一趟。”
北影廠的大門上方,安放了一條飄帶,飄帶兩端分置幾面紅旗,飄帶弧頂安放了工農兵雕像。
門口右側是一座柱形小樓,小樓由上至下,書寫了七個金光閃閃的草楷體字:bj電影製片廠。
“林陽,咱們這是到了郊區啊!”
朱玲指著遠處的農田,已經馬路西邊的豬圈說。
“玲姐,郊區就郊區,你就當是免費郊遊了一次。”
林陽知道,這兒就是後來的北三環一帶,可眼下是七十年代,不要說三環,二環也沒有影子。
此時的北影廠大門口,除了進進出出的工作人員,看不到九十年代那種熱鬧非凡的景象,大量雲集在此的北漂,現在是一個也沒有。
進入廠區,林陽看見了北影廠的主樓。
這幢主樓共三層半,一層是生產、宣發與財務,二層是廠辦、保衛處、人事處和廠領導們。
三層東邊是文學部和《電影創作》編輯部,西邊是導演室,剩下的半層是閣樓,也就是北影的資料室。
北影廠是1971年,搬遷到北太平莊原測繪學院舊址的。
搬遷後,在這裡新建了3座建築,包括一個攝影棚群,一個特技棚,一個錄音棚。
“你們是林陽、朱玲吧?”
正準備在主樓門口放腳踏車的林陽,突然看見有個中年女人,邊說話邊從樓裡面走了出來。
“我們是,你是?”
林陽看了看朱玲,十分不解。
“我叫王豔紅,是北影廠辦公室的,廠長半個小時前回來時,交代我在這裡等你們兩個人。”
此時,林陽心裡面方才明白了,為什麼剛剛進入大門口的時候,沒有人攔下他們進行資訊登記。
“王老師,跟你說個事,你看行不行?”
林陽覺得朱玲參觀北影廠這件事,沒有必要非得跟廠長當面提,辦公室也應該有這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