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秀麗沒有達成意願的林陽,回到洛杉磯之後,立刻就找了一家生產旅行箱的小廠,將這家幾十個人的工廠給買了下來。
林陽買下小廠的目的,並不是要將它做大做強,而是加急生產出一批拉桿箱。
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100多個全新的拉桿箱市場出來了,這些拉桿箱與林陽發明的第一個不一樣,看上去更加精緻。
“林陽,咱們這些拉桿箱你打算怎麼賣出去?”
“玲姐,我沒有想著去賣。”
“那你準備怎麼辦?”
“我在考慮著去送給別人?”
“送人?林陽,我沒有聽錯吧?這些拉桿箱你準備送人,要送給什麼人啊?”
朱玲想不明白。
“送給天上的人!”
“天上的人?林陽,你在胡說什麼吶?這天上的人怎麼可能會用得著拉桿箱……”
看著林陽笑嘻嘻地樣子,朱玲說著、說著突然反應過來了。
“林陽,你是想找航空公司的空姐、空乘?”
“玲姐,你真聰明,這麼快就知道了!”
“林陽,為什麼要送給他們這些人?”
“玲姐,為了廣告,讓他們做拉桿箱的活廣告,你想一想,這些人每天都在世界各地飛來飛去,如果他們帶著拉桿箱出現在各個國家?”
林陽說到這裡停住了。
“哦?我明白了,這就無形中會讓許多人看見,咱們的拉桿箱是多麼的方便、省力、舒適?”
“非常正確,我就是這個意思!”
“林陽,你好壞啊!這樣一來,那些旅行箱的生產公司,就會來找咱們商談授權的問題,到時候咱們就可以隨意挑選了?”
“知我者,玲姐也!”
飛機在美國的普及程度,相當於高鐵幾十年以後在國內的一樣。
美國人出門近距離基本是自駕,路程稍微遠一點,馬上就會考慮到航空公司。
作為一種最重要的出行手段,美國的航空公司大大小小也有許多家,他們掌握著數量龐大的飛機和航線。
面對著3億人口,眾多的航空公司之間競爭是非常強烈的。
為了吸引客戶的眼球,航空公司在廣告與優惠政策上是絞盡腦汁。
美國航空是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飛機遍佈260餘個通航城市,包括美國本土150個城市及40個國家的城市。
同樣,他們也面臨著財務上出現的危機,為了實現盈利,他們準備刊發無限次機票的廣告。
林陽找到美國航空的時候,本意是打算贈送他們100個拉桿箱。
“先生,請問你有什麼事嗎?”
前臺的服務員笑的特別甜。
“我是來跟你們航空公司,談一談空姐、空乘方面的事?”
“先生,這需要到飛行部、乘務部去談,你有預約嗎?”
“我沒有預約,你現在能不能給問一問?”
“先生,你的事具體說一說嗎?”
“我是來談拉桿箱的,你看,就是這個樣子?”
林陽說罷,就拉著拉桿箱在前臺小姐的注視下,來回走動了幾圈。
“啊?先生,你這個東西非常怪,我可以試一試嘛?”
“當然可以了,你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