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小身板可頂不住泥頭車創一下。”
站在原地做了幾個擴胸運動後又跳了跳。
感覺熱身熱得差不多了,楊巔整個身體微微前傾,擺出了一個奔跑姿勢。
“草上飛裡怎麼說來著?”
“奔跑時用臀部和大腿後側肌群發力,帶動身體前行。”
“手臂自然彎曲,跟著大腿節奏有規律擺動。”
“腳掌著地時用全腳掌或前腳掌著地,避免腳跟過度撞擊地面。”
“至於奔跑方式,則用小步快頻方式。”
“因為邁步過大會增加衝擊力。”
“邁步次數最好在每秒35步左右。”
“額,一秒鐘3到5下,這頻率確實有點快,都跟衝刺速度差不多了...”
“還有呼吸。”
“根據跑步頻率不同,頻率低時兩步一呼吸。”
“低頻時用鼻子吸氣,口鼻共同呼氣。”
“高頻率時,跑兩步一吸氣,然後在一步之內把吸到肺裡的氣撥出去。”
“高頻時需要用口鼻同時呼吸。”
“可現在不是古代啊...”
“路上汽車尾氣這麼多,要是嘴巴鼻子一起呼吸,跑完扁桃體就得發炎...”
“也不對,練武之後身體素質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我應該抗得住汽車尾氣...吧?”
... ...
回想了一遍草上飛裡記載的內容。
確定無誤後,楊巔率先邁出左腳。
起初時,因為身體肌肉有些不協調,楊巔雖然知道該怎麼發力,但跑起來總歸是有些磕磕絆絆的。
但隨著面板上能量開始消耗,楊巔的身體也自發的開始適應起‘草上飛’的跑步姿勢、呼吸頻率。
從最開始的磕磕絆絆,逐漸變得遊刃有餘。
等跑完20公里,來到一個小斜坡上,能遙遙看到那片熟悉的農家小院時,楊巔已經徹底習慣了草上飛的奔跑姿態。
‘從這裡到家差不多還剩下500米。’
‘試試全力跑多久能跑完500米!’
念頭生起的同時,楊巔已經壓下了身子,同時把手機拿在了手裡。
隨著手機上計時器開啟,身子前傾的楊巔腳掌猛地一用力。
下一刻,他就帶起一陣“咻~”的風嘯聲,化作一道黑影,衝進了桃源村。
村口大樹下。
手裡拿著顆‘紅車’的楊國頌摸了摸自己花白的頭髮,搖頭晃腦朝著周圍看了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