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不必擔心,唐國身負抵禦匈奴的要任,肯定不會如此...太后是很偏愛大王的,前幾天不是還寫信給張相,撥給唐國不少的糧草,還提醒唐國不要忘了兩季之操練嘛...”
“嘶....”
劉長猛地吸了一口冷氣,他一把抓住了季布的手,盯著他的雙眼。
“跟我來!”
“張不疑!去將欒布叫回來!!讓他晚點再去廷尉!!”
“進內屋!”
“季舍人!”
劉長忽然俯身朝著季布行大禮。
看著這一幕,舍人們頓時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
劉長認真的說道:“寡人錯怪了季舍人,請你恕罪。”
季布笑著回禮,說道:“臣乃大王之臣,雖受命與太后,奉命看管大王,可大王乃是我的主君。”
劉長抬起頭來,一把抓住季布的手,說道:“好!有季舍人這句話,寡人還怕什麼呢?!”
劉長急匆匆的轉身,坐在了上位,幾個舍人坐在了他的面前。
“諸君,太后要在各諸侯國內施新政,諸侯王多有不願,太后先前所提大義滅親,其實就是不想讓我庇護這些人...似乎還有以唐國的軍隊來殺其餘諸王的想法,寡人該怎麼辦呢?”
“大王!太后若是要殺各個諸侯王,根本不需要動用唐國的軍隊,其餘諸侯可不像唐國那般強盛,除卻最強大的齊國和楚國,其餘如趙,燕,韓,梁,吳等,便是合兵一處,也不是北軍的對手,他們完全沒有實力來反抗。”
“齊國大不如前,太后更是準備以皇弟建為膠東王,進一步瓦解齊國。”
“至於楚國,楚王乃宗室賢長,為人有賢名,與先皇,太后都親近...太后也未必會對他動手。”
最先開口的就是召平,他大聲的說道:“太后目前的行為,更像是在威逼諸侯王,要讓他們接受政令...若是臣沒有想錯,太后下一步,就會召見各地的諸侯王,讓他們前來朝見。”
“太后執政,群臣不敢反對,可這些諸侯王,心中未必沒有其他的想法,太后就是想要讓他們也徹底服從。”
召平剛說完,欒布緊接著說道:“過去,太后多縱容諸侯王,是因為想以諸侯王來輔佐天子,威逼群臣,可如今太后執政,自然就不必那般了...大王便是太后之依仗。”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不疑激動的說道:“這也是大王的機會,不如奉太后之詔,出兵討伐,兼併趙燕之地!殺雞儆猴!讓諸侯王們都服從與太后!太后也不會反對,大王和太后都能獲利!”
“不可!!”
賈誼起身,認真的說道:“北有匈奴,南有趙佗,光憑藉著唐國的實力,不足以穩天下,討伐匈奴,需要趙,燕,韓,梁,齊等國運輸糧草,輔佐大唐,而面對趙佗,則需要楚,吳,齊等國聯合起來,協同廟堂來抵禦!”
“大王應當保下這些諸侯王,我知道大王是重情之人,絕對不會同室操戈,兄弟鬩牆。”
“大王可以當作什麼都不知道,用唐國的實力來恐嚇諸王,讓他們前來拜見,當他們到來的時候,大王就跟隨在他們的身邊,讓他們同意施行太后的政策,自己帶頭,對廟堂做出一定的讓步,大王乃是諸侯之先,大王這麼做,他們不敢不跟從!”
“對!主要的麻煩還是那些老臣,如趙國相周昌,韓國相傅寬,梁國相周谷,齊國相張武,燕國相宋昌等人,都是跟隨高皇帝作戰的功臣,有爵位,自視甚高,面對太后執政之事,心裡未必服氣...故而,還是得解決這些老臣!”
季布提醒道:“殺是不能殺的,他們在地方上都做出了不少的政績,都是很有才能的人,大王應儘量護著他們...”
眾人紛紛出謀劃策,你一言,我一語,一時間就想出了很多的應對之策。
劉長激動的看著他們,聽著他們的陳述。
“好!就這麼辦!安天下者,非孤一人也!”
“吾等誓死效命!!!”
舍人們起身再拜。
難得,張不疑沒有再跟召平吵架,沒人再說季布是太后舍人,連賈誼都沒有遭受排斥,眾人熱情高漲,商討著該如何在保全這些人的同時讓太后的政令能真正的被執行,唐王殿內,其樂融融,上下一心。
這件事,劉長並沒有告訴群賢。
反而是群賢之一告訴了他一個讓他無比驚訝的訊息。
“什麼??你要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