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這些人怎麼配稱為群賢呢?”
“不去!”
“寡人要去見真正的群賢!”
近侍哭笑不得,急忙說道:“大王,是真的有要事與您商議。”
劉長無奈,這才又返回了皇宮。
路上,欒布和賈誼可謂是操碎了心,你一言我一句的提醒道:“大王,這些可都是有學問的名士,千萬不能對他們無禮..大王就不要開口了,點頭或者搖頭...千萬不要飲酒...”
“知道了!知道了!”
當劉長走進殿內的時候,太后正坐在上位,其餘眾人坐在兩側,這些人,除了一個叔孫通,劉長是一個都不認識,只見過那個早上曾前往椒房殿的老頭,劉長乖巧的拜見了太后,又拜見了那位老人,這才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太后看起來對這些人也挺客氣的,她笑著說道:“這些都是國之大賢,你可師禮拜之!”
“我學文與齊之蓋公,學儒與張公,學射與灌侯,學御與夏侯將軍,學兵與淮陰侯...這些人能與我的老師並列嗎?”,劉長傲然的詢問道。
眾人一愣,那位坐在最上頭的老人笑著點頭,誇讚道:“是這個道理啊!若是遇到有賢能的人就以師禮對待,那遇到自己的老師該用什麼禮呢?大王說的對!”
劉長大喜,這老頭人不錯啊,便笑著問道:“敢問老丈是哪位大賢?”
“浮丘伯見過大王。”
“哎呀,原來您就是浮丘公,若是您,那還真該用師禮來拜見!”
“不敢當,大王之書,我已翻閱,大王對數之理解,讓我無比的敬佩,達者為師,我以師禮拜見大王都沒有不對的地方。”
一老一少兩人笑呵呵的說著話,相處的竟異常的和諧。
叔孫通有些茫然的看著他們倆,這進展不太對啊?都是儒家的,大王怎麼還搞區別對待呢??!
浮丘伯撫摸著鬍鬚,對左右的人說道:“我前來長安之前,多聽人說,唐王無禮!如今看來,乃是小人嫉恨之言耳!”
“對對對!”,劉長大喜,拍著大腿,說道:“寡人怎麼就沒早點遇到您呢!哎呀,來,來,請您坐在我身邊!”
呂后板著臉,打斷了劉長,她嚴肅的說道:“長,這次讓你前來,是有要事與你商議。”
下書吧
“阿母...請太后吩咐!”
呂后這才說道:“我知道你在唐國搞學宮,召集各地的大賢,讓士子們前來求學。”
“我欲在長安設立太學,你覺得如何啊?”
“啊,很好啊!”
“再召集天下的賢才,聚百家之長,來教授學問。”
“就該這麼辦!”
“讓各地各國計程車子們都前來長安進學,學成之後,分別給與官職。”
“太好了,這麼一來,就能使得天下歸心,只要士子們心向大漢,就不怕地方有變了!”
“嗯,因此,我決定廢除地方之私學,包括唐國在內,再召集各個學宮內的百家大賢們前來長安。”
“阿母糊塗啊!!!”
“此事萬萬不可啊!!!”
劉長悲憤的叫道。
ps:不知不覺,還有十天就要過生日了,沒想到啊,這麼快就要十五歲了,時間過的真快啊,可惜有疫情,否則定要召集書友們一起過生日,跟舅舅偷..借只羊宰了給大家助助興!
喜歡家父漢高祖請大家收藏:()家父漢高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