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清楚的記得,當初高皇帝討伐匈奴,被冒頓所圍困,自己用計逼走了冒頓,高皇帝突圍之後跟自己說的第一句話,“朕好不容易將冒頓牽扯住,正準備全殲他呢,您怎麼將他給弄跑了呢?”
在那時,陳平都不知該怎麼回答高皇帝。
有了高皇帝作為對比,劉長這點行為,壓根就影響不到陳平的心態。
張蒼認真的說道:“大王受苦了,請大王放心,臣既然到了長安,就不會讓大王再吃這樣的苦!”
劉長大喜,即刻令人設宴。
“師父啊,寡人準備將唐國的制度都在大漢推行,您覺得如何呢?”
“大王,政策是要因地制宜的,唐國的政策未必就符合其他地方...不能冒然行事,臣接下來就在各地考察一番,瞭解一下當地的情況,看看哪些政策可以運用在大漢。”
《仙木奇緣》
張蒼平靜的說著,對他來說,治理唐國和治理大漢都不是什麼問題,這位漢文帝的賢相,大概是唯一能與蕭何比肩的大才,奈何,就是這私德,給蕭相提鞋都不配。蕭相是真正的心懷天下,為了百姓的利益,甚至敢幾次懟高皇帝,張蒼呢,見好就收,能少幹絕不多幹,能不幹那就絕不動手。
劉長一愣,低聲問道:“師父不會是藉著考察的名義,四處尋歡作樂吧?”
張蒼大怒,“大王怎麼能如此懷疑我呢?我一心為了國事而操勞,豈能忍受這樣的羞辱?!”
“啊,師父不要生氣!是寡人失言!”
“師父要去考察各地,寡人絕不反對,若是能帶上寡人一同前往,那就更好不過了!”
“寡人也是心懷天下啊,師父年事已高,寡人跟在您的左右,也能很好的照顧您。”
“大王不必擔心,區區國事,老臣還是能輕易應付的,怎敢讓大王來服侍呢?”
看著上位的師徒那感人的一幕,坐在下方的那些不明真相的年輕人都流下了眼淚,多好的賢王,多好的賢相啊,大王遇到張蒼,簡直就是明君賢臣的典範啊!
兩人說了許久,張蒼卻絕口不提劉長謀反的這件事,他看著下方几個人,說道:“大王要我將他們帶來,不知是何用意呢?”
劉長笑著看向了面前的這幾個年輕人,說道:“寡人自有重用!”
劉長面前這幾個年輕人,都是張蒼特意從唐國帶回來的優秀人才,除了晁錯和陳買,其他幾個人,劉長也不是很熟悉,張蒼便為他一一介紹了起來,劉長不由得點著頭,時而誇獎一番,弄得這些年輕人們很是激動,分外欣喜。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位喚作袁盎,為人剛正,有才能,原先在唐國為吏,頗有政績...”
劉長點了點頭,“我聽說過你,聽聞你以帶罪之身,建立了如今的功勳,不錯!”
袁盎急忙大拜,這年輕人看起來就很嚴肅,有周昌宣義的那種風範,劉長雖然不喜歡這類大臣,但是這樣的大臣也不能沒有,要是整個朝中都是陳平這樣的奸賊,那還了得?
劉長之所以知道他,是因為這個年輕人的經歷很勵志,他的阿父是一個強盜,後來就去了唐國,作為強盜的兒子,他認真讀書,勤奮好學,最終成功成為了唐國的吏,做事出色,剛正不阿,幾次上書稱述地方利害,因此獲得了張倉的青睞。
在接下來的宴席裡,劉長便跟這些年輕人聊了起來。
晁錯很激動,他傻笑著。
“聽聞大王終於下定了決心,我們都很開心,除卻不疑,都在為大王而祝賀...大王早就該坐上帝位,普天之下,只有大王才有這個資格!”,晁錯對著劉長就是一頓吹,這個小號的反骨人跟張不疑不同,雖然參與感不強,可還是感覺自己多年的心願實現了,非常的開心。
“不疑怎麼還不開心呢?”
“額...大王,他這相當於生灶生火,做了數年的飯菜,結果一不留神,自己一口都沒有吃上...”
“哈哈哈!”
劉長笑了起來,而在這個時候,袁盎卻不悅的看了晁錯一眼,“諂媚小人。”
晁錯勐地看向了袁盎,兩人彷佛是天生註定的八字不合,這一路上,兩人就多次起爭執,原先,晁錯怎麼都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會討厭一個人甚至超過對賈誼的厭惡,而袁盎就做到了,兩人的性格都很剛,可不同的是,袁盎身上的儒家色彩比起賈誼還要濃厚太多了,處處都挑晁錯的刺,兩人格外的不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