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加強包括兩個方面,從數量上加強,以及從權力上加強。
數量上不必多說,光是論權力,他們已經可以決定郡守這種級別的大官的生死了,這是何其可怕的權力啊。
這些繡衣沒有固定的辦公地點,他們穿著華服,帶著節仗,神出鬼沒,各地往返,永遠都在趕路,有些時候,他們出現在鄉野,從不給百姓發放耕牛的里長,到搶佔他人耕地的富戶,都躲不開他們的懲治,有時,他們會出現在郡縣之中,從辦事不利的郡守,到貪贓枉法的縣令...總之,他們的出現,讓大漢的官吏們非常的不安。
大漢的官吏們是閒散慣了的。
高皇帝時期,官員的風氣十分的寬鬆,想做什麼做什麼,在呂后廢除了以言獲罪之後,他們過的就更加舒心了。
直到劉長開始執政,官吏們便過上了苦日子,整天擔驚受怕,深怕繡衣找上門來。
劉長時期,百姓社會氛圍非常的寬鬆,隨意的移動,隨意的從事任何行業,進出都不需要傳,稅賦極低,徭役還有補貼,,有事隨時可以找繡衣...這是前所未有的一種寬鬆氛圍,百姓們幾乎不被什麼所限制,除卻律法所明確的,其餘事都能隨意去做。
1200ks.
可官吏們,卻遭受到了強烈的打壓,不只是官吏,包括豪族,大商賈等等,就沒有以往的輕鬆生活了。
馮奚感慨道:“大王之政,更勝與秦啊。”
“上有刺史,下有繡衣...甚至不許官員與王侯親近...唉...”
季布聽著他的話,卻是很平靜的問道:“馮公...那您覺得,大王施行這樣的政策之後,如今的大漢如何呢?”
馮奚一愣,苦笑著說道:“確實大治。”
兩人正在聊著天,便有人闖進了屋內。
來人急忙拜見,“季相,聽聞我麾下之人冒犯了您,特意前來賠罪。”
來人正是劉章。
季布和馮奚也起身回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馮奚本想要抱怨幾句,可想起方才季布的詢問,沒有說話。
“沒有冒犯...那位繡衣,頗為不凡,以後定有大作為。”
季布誇了幾句,劉章坐下來與他們敘話。
“這是王令所在,請你們不要怪罪...我準備要離開了,這次來,也是跟你們告別。”
“哦?您要回長安?”
“不是...我得去趟梁國,有事要辦。”
劉章跟他們說了幾句,就要起身離開,季布忽然問道:“你麾下那位張君,可是韓人?”
“啊?不是,南陽人。”
“哦...”
........
厚德殿內,劉長也是在陳平這裡聽著各地的情況。
“自從新令頒發之後,各地多有叛亂,趙國更是有商賈殺縣令,自稱代王...”
“又是趙國,這如意到底是幹什麼吃的?”
劉長搖了搖頭,鹽鐵專賣,並不算太順利,群臣在商談之後,對原先的政策做出了不少的調整,包括平衡物價,不造成鹽鐵稀缺難買,不造成資源短缺,同時設立專門的機構,制定全國統一的價格,對原先的商賈進行補償,對鐵礦和採鹽進行技術改進,大規模的成立鐵礦城和鹽湖城之類的。
劉長對此也做出了不少的貢獻,比如他拿出了數種製鹽技術,還有好幾種的礦物開採技術。
在看到這些技術之後,周昌痛心疾首的質問:為什麼不早點拿出來呢?
劉長只是無奈的回答:此夢中所學,最近方才想起。
劉長的身上,確實有很多神秘色彩,從他舉鼎之後,眾人就相信了這一點,因此,對劉長說夢裡授學的事情,相信者是很多的。
雖然做出了極大的調整,可地方的反對浪潮是一波勝過一波,也只有唐國,到現在都沒什麼事。大概是因為唐國很早就由廟堂來經營這些鹽鐵之類的,商賈們都是在唐國打工...而其餘地方,都大大小小的出現了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