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甚至都沒有遲疑,他無比堅定的說道:“陳平!”
“陛下若是不喜陳平,那稍後中行說就可以供認陳平與此案有關啊,哈哈哈,以謀反的罪名抓捕他,誰敢多說什麼呢?”
劉長眼前一亮,“你是怎麼想的啊。”
“對呀,陛下,廷尉辦事太不靠譜了,動不動就是私藏甲冑,哪來的那麼多甲冑啊,要是大漢有那麼多甲冑,匈奴還能騷擾河西?早給他入了,我們這下有謀反案,這就可以用個十幾年了....”
劉長有些遲疑,“我們如此構陷大臣,是否有些不妥?”
張不疑瞪大了雙眼,又拿起劉長的酒聞了聞,不會是有人給大王喝了假酒吧?大王怎麼可能說出這種話呢?
“不是,陛下,您怎麼...”
看著目瞪口呆的張不疑,劉長認真的說道:“寡人乃成康之君也,當為千古一帝,要定華夏之風的,豈能亂來呢?”
“啊?陛下何時有了這般志向?”
“就幾個時辰前吧,周昌這麼說的。”
張不疑痛心疾首的說道:“陛下啊,您是被周昌那老狗給騙了呀,他這麼說,您再順著他的話往上一走,可就下不來了,他便是誠心的,陛下不能被他所騙啊!”
“啊,這老狗,原來是有這般險惡心腸,寡人說他怎麼忽然開始誇寡人呢!”
“不行,寡人可不能誤入正..歧途!”
劉長驚醒,連忙跳起身來,自己可不能被周昌蠱惑啊,要堅守本心才是,他拉著張不疑便往門外走,走了一半,又停下來,對著靈位罵道:“你看給我留的都是些什麼人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人來到了宣室殿,看張不疑這個意思,似乎是真的想要拿陳平試試刀,劉長卻讓他放棄了這個想法,先將幾個主犯給處理掉,先將影響降低,安撫上下。
“你先別急著走,稍後會有幾個重臣前來,我們要一同商談官制之事。”
劉長和張不疑等了片刻,才等到了那幾位大臣。
劉長並沒有召見周昌等不願意革新的大臣,他召見了召平,陳平,柴武,劉敬等激進派大臣,留侯也被他找了過來,主要就是旁聽。召平本身是不屬於激進派,不過,作為曾經的舍人,他是絕對的心腹,並不受影響。
這就是劉長要做的第二件事,與群臣商談官制。
看到大王這麼認真的邀請自己過來論事,大臣們還真的有些不習慣,除卻宴席,大王什麼時候將群臣叫來論事過?
劉長坐在上位,看著周圍的大臣們,認真的說道:“大漢運用的是秦國的制度,可是,如今的局勢卻跟秦國不同了,官吏分工不明,職權混雜,革新,當從三公啟!”
“陛下說的對!”
劉長的話剛落下,張不疑就急忙附和了起來,直到坐在對面的留侯忍不住睜開眼看向他,張不疑這才重新坐了下來,板著臉。
“那大王覺得該如何革新呢?”
召平再次問道。
“屁話,寡人要是知道還要你們這些人做什麼,這次讓你們過來就是要為寡人擬定出完善的管制,要包括方方面面,不能造成官吏太多,也不能出現職權混亂,要做到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相互監督。”
劉長說出了自己的要求,群臣皺起了眉頭。
在歷史上,大漢的官職出現過多次的變動,雖然都是以三公九卿為框架,可從漢初到漢末,改動是非常大的,這就是因為原先的官制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不過,在歷史上,大漢官制第一次發生大量的革新是在某位小豬執政之後,在他之後改動的次數愈發的頻繁,逐漸將秦制改成了特有的漢制。
而此刻,因為劉長的原因,大漢的發展格外迅速,原本要發展幾十年後才能浮現出來的官制問題,此刻卻體現出現。
大王第一次這麼認真的召集大臣們,難得做一次實事,群臣也不想讓他失望,於是乎,在接下來的時日裡,群臣各抒己見。
西漢初的大臣們,就算是最守舊的大臣,比起後世那些人,也算得上是腦洞大開了,他們的想法很新奇,很獨特,什麼都敢想,什麼都敢做,這種風氣是持續到了西漢滅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