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財一文不值,糧食才是最重要。
百姓可以沒錢,但是不能沒糧。
以晁錯為首的激進派,都是這麼認為的,晁錯甚至還有一篇鼎鼎大名的《貴粟論》,就是要廟堂更加的重視農業生產。
趙王如此明顯的偏好,當然會引起群臣的警覺。
好在袁盎還是站在他這邊的,可袁盎不像賈誼那麼有威勢,他不太能讓整個趙國群臣都聽話。
劉如意皺起了眉頭,“他們為什麼如此在意這件事呢?明明是有利於趙國的啊...袁相啊,您有什麼好的辦法嗎?”
“大王還是要表現出自己重農...等過幾天,大王可以帶領群臣們前往耕地裡,舉辦一個春季的祭祀,祈趙國風調雨順...表明自己的態度,到那個時候,若是再有大臣來上書,臣便自己處置,大王只管當作不知道就好。”
劉如意有些狐疑的問道:“您不會是要害我吧?長可是最厭惡這種祭祀的...我要是去搞祭祀,他不會再拿我一個縣吧?”
“大王...我...”
袁盎都不知該說什麼了,在這種時候你怎麼就變得這麼警覺了呢???
“大王不必擔心...農祭而已,陛下自然是知道您的處境,不會多說什麼的。”
“好吧,那就按著您所說的來操辦。”
劉如意說完,隨即再次指著面前那幾篇文賦,“處置好了國內的事情,再來處置這個人!”
“這人與我無冤無仇,居然敢嘲諷寡人,寡人非要砍了他!”
“大王...此人乃是陛下之郎中...”
劉如意猛地拍了一下大腿,“難怪呢,這肯定是長特意找了個人來寫罵寡人的文章!不行!寡人不能就這麼被他所謾罵!伱去將國內的文士們叫來!寡人要讓他們寫一篇嘲諷長的文章!!”
他們也得敢寫啊??
袁盎再次提醒道:“大王,當今御史大夫是何人啊?”
“這你怎麼都忘了,不是那晁...”
劉如意頓時反應過來,急忙笑著說道:“算了,寡人大度,不與這些人計較!寡人的功績豈是這些文章所能抹黑的呢?寡人跟長那個豎子不同,寡人寬宏大量....”
........
長安之外,已經開始了熱火朝天的春耕準備。
劉長坐在車內,周亞夫和盧他之坐在他的身邊,三個人全副武裝,他們是準備前往上林苑狩獵的。
“吳王派來了書信,終於有了勝之的訊息...這廝終於繞過了島嶼,來到了南越國交趾等郡的另外一側...這裡距離身毒已經非常的接近了。”
劉長直接用茶水在案上畫了起來。
“因為船隻的問題,他只能一路沿著岸邊前進...不敢太遠離海岸,不過這麼前進,遲早也能趕到身毒,他過去還不相信寡人!今年之內,他的艦隊大概能到達身毒南部,或許能直接到百乘...但是南越國也需要配合,要將整個島嶼拿下,直接在靠近身毒的那一側修建港口,建造大船,就不必繞著島嶼走那麼久了...這件事估計還是得交給我四哥了。”
晁錯整日都批判分封制,按著他的說法,秦國那樣的郡縣制才是最好的制度,分封制只會帶來無窮無盡的內戰....可是吧,分封制也有分封制的好處,就比如如今,若是沒有分封制,全都要靠劉長一個人,那大漢不可能擁有如今的疆域和勢力,廟堂根本管控不了那麼的遙遠的地方,只有依靠諸侯王才能做到,而諸侯王們的勢力也會逐步降低,反正他們孩子都很多,他們一死,他們的孩子就會迅速將國內的疆土劃分乾淨。
到時候碎片式的諸侯國對廟堂是沒有什麼威脅的。
何況隨著各項制度的完善,諸侯王的權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限制,國相完全聽命與廟堂,而且國內大臣還是要輪換,杜絕了諸侯王跟國內大臣勾結坐大的可能。
可目前的諸侯國勢力還是有些大的離譜,也就是劉長能鎮壓的住他們,晁錯所擔心的問題是,一旦劉長不在,這種平衡被打破,大漢就會徹底陷入內亂之中。
如今所取得的成就,到時候就會十不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