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8章 不謀而合

董仲舒搖著頭,“大王不必急切,稍後就知道了。”

劉賜便沒有開口,認真的等了起來,這麼一等就是等了半個多時辰,晁錯在寫完之後又是進行修改,改來改去,等到劉賜的肚子都開始餓的咕咕亂叫的時候,他總算是寫完,將東西遞給了劉賜。

劉賜急忙接過觀看,“請治塞外書?”

“不錯,這就是我獻給大王的治策,塞外與中原截然不同,若是按著中原的辦法來治理塞外,定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傅清是個能臣,可沒有治理塞外的經驗,大王可以將這書送到他手裡,他自然就知道該如何辦事了。”

董仲舒也彈出腦袋來觀看。

晁錯輕聲說道:“要治理塞外,還是要效仿當初的冒頓啊,冒頓整合塞外,採取了分化的辦法,他將本身的勢力分成了三個部分,又給不同部族安排了不同的放牧區,不許他們外出,以此避免他們私自聯合,再委派大臣來監督他們的情況,採取通婚的方式來安撫為首者,將各部族的年輕後生聚集在身邊,學習學問,讓他們不知自己的部族而只知大夏...易其風俗,定下大禮,組織各部之商隊,積極與中原進行通商,大開門戶,讓中原的商賈前來,不求為大夏盈利,只求能打破隔閡,使其互通....”

“在各地遊牧必經之地修建城池,召集百姓在這裡耕作,推廣農業技術....從幾個重要的點來來逐步控制整個塞外地區....”

“儘快開始考核制度,透過軍功和考核來招納當地的賢才....”

晁錯一共列出了二十多條政策,大多是效仿當初的冒頓,也有一些是與大漢的制度相結合。

劉賜看的目瞪口呆,他抬起頭來,看了看面前的晁錯,忽然仰頭長嘆,一臉的懊惱與悔恨。

“大王?您這是怎麼了?”

“寡人是後悔為什麼要出手救下晁錯啊!!”

“若是他獲罪被流放到夏國,我還何必四處去求人呢??”

劉賜拿著那上書,開開心心的離開了晁錯的府邸。

張湯卻沒有一同離開,將他們送走之後,他回到書房內,繼續服侍晁錯。

晁錯此刻正在書寫著另外一篇關於處置豪強方面的策文,張湯看的很是仔細,都說晁錯有國相之才,不弱於張蒼,張湯是認可這番話的,晁錯的才能確實很高,天賦超然,寫文章是全國前三的文學家,出策略是全國前三的政略家,鑽研學問是全國前三的學問家....可惜,就是人太倔,不幹正事,對削藩的事情念念不忘,總是覺得諸侯國是大漢頭號威脅,不能不除。

按著晁錯的理論,能對大漢造成最大威脅的,就一定是內部的諸侯國,這只是時間問題,早晚都會發生。

晁錯匆匆完成了又一篇上書,放在了一旁,活動了一番筋骨,抬起頭來,正好與張湯對視。

“你在這裡做什麼?”

“若是有事我會叫你,回去休息吧!”

晁錯揮了揮手,張湯只好回答道:“我是想要跟著你學點東西。”

“哈哈哈,你個娃娃能學到什麼呢?去讀你的書吧!”

張湯附身行禮,轉身就要離開。

也不知晁錯想起了什麼,忽然開口說道:“等一下。”

張湯止步,轉頭看向了晁錯。

晁錯打量著面前的張湯,神色似乎有些複雜,在他的眼裡,張湯的形象似乎與另外一個人的身影漸漸重疊,晁錯看了他許久,最後感慨道:“或許真的是我的過錯吧!”

“晁公?”

“站過來。”

張湯小心翼翼的站在了晁錯的身邊,晁錯指著面前的策略,認真的說道:“以御史府來治理天下,所要做的事情有三個,不同的職務有著不同的治理天下的辦法,但是其中的道理是共同的....尤其我們這樣的法家治理天下,張釋之這樣的人治理天下,他會偏向以成文的律法來維持天下的秩序,因此他要不斷的針對那些能超越律法所限制的人,如太子,如陛下...張不疑這樣的人治理天下,他的天下僅僅侷限在皇帝的身上,若是皇帝不夠賢明,那天下崩壞也是遲早的事情,又如我這樣的人來治理天下,我所想的天下乃是萬民之天下...”

“我為什麼不直接大開殺戒,非要查明他們的罪證後才動手呢?殺人很簡單,可是治理天下不是為了殺人,殺人只是一種手段而已,若是忘記了根本,無視了律法,藐視了天下,只以殺人為自己升遷和獲得賞賜的途徑,只是為了完成皇帝的吩咐而做事,不顧其他,甚至將殺人變成自己的目的,那就算不上是法家了,只是些酷吏而已...做法家很難,但是做酷吏很容易....”

“上下有制,皇帝登基開制,所謂制,其實就是維持廟堂的根本所在了,而酷吏多輕視制,逾制而行事,這樣的行為固然能在短期內取得更多的成效,可放眼長期,卻會對天下之製造成極為嚴重的破壞...使得廟堂沒有信譽可言,法家治理天下,是不能沒有信譽的,若是天下人都不再相信官吏,不再相信廟堂,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晁錯指著自己所制定的各項政策,又詳細的解釋起自己為什麼要如此制定。

張湯大喜,急忙低下頭,極為認真的聽著,又怕自己記不住,乾脆拿起了紙和筆來記錄晁錯的言語。

等到晁錯講解完自己這次的策略後,張湯非常認真的朝他行禮,“多謝老師的教誨!”

晁錯的臉上並沒有多少笑容,只是一如既往的板著臉。

面對晁錯忽如其來的教導,張湯顯得有些受寵若驚,在跟隨晁錯之後,張湯就發現,這是一個極度自私的人,他的腦海裡只有自己,或者說,只有自己要去辦的大事,所有人在他這裡都只是辦事用的工具,他完全不在意這些人是怎麼想的,也不在意這些人是否理解自己....這還是他第一次對自己之外的人表示了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