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是要獎賞你們的,可是這一路走來,竟遇到了這麼多的賊寇,實在是大失所望,功過相抵,獎賞的事情就免了!”
“多謝陛下!”
“別在這裡說廢話!儘快去解決盜賊的問題!保證道路的暢通!趙國都沒有這麼多的賊寇,你們號稱有二十萬騎兵,就這麼縱容那些盜賊嗎?還是說你們壓根就不在意那些小盜賊,覺得他們算不得什麼大軍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臣這就令人前往各地剿滅賊寇!一個不留!”
“好,且將夏國各地的官員叫來,朕要見見他們,然後再去各個部族看一看!”
劉長大概是這一路走的有些疲乏了,交代下去後,就將他們都給轟了出去,獨自留在營帳內休息。
傅清走出了營帳,就開始派遣騎士們,召集各地的官員,並且下令開始在境內剿匪...呂祿查了一天,也沒有發現當地修築過程裡有什麼貪墨的行為,賬單很是清楚,庫房的物資也能對的上,傅清在這方面做的還是不錯的,當呂祿進來跟劉長稟告這些事情的時候,他都對傅清稱讚有加,此人做的當真是不錯。
“陛下..我看您完全不必擔心夏國的情況了,傅清做的還是很好的,我就是有心找茬,都找不出什麼錯來...”
劉長輕輕搖著頭,“夏國的問題又不是在吏治上。”
“夏國的官員們都是我精心挑選出來的,都是些有才能的人,肯定能做的很好。”
“這裡的問題主要是在夏人的身上。”
“月氏是半遊牧半耕作,他們來到唐國,因為人數不如唐國民,輕易就變成了唐人,都以唐人自居,可夏國不是,這裡的夏人,都是過去匈奴的子民,中原人在此處,十不足一,這跟唐國的情況還不一樣,這裡的王你也知道,那是個昏庸無能的,跟趙王差不多,他能治理好這裡的百姓嗎?能將這裡的百姓變成大漢子民嗎?”
“傅清能在這裡修築城池,開闢耕地,開牧場,修建道路,都沒問題...可若是不能讓當地百姓歸心,讓他們儘快建立對大漢的認同,那做所的這些,說的難聽點就是在資敵。”
“二十萬擁有大漢最先進技術和成熟後勤的騎兵...就說這北方,誰人能阻擋?”
呂祿長嘆了一聲,“陛下說的對,傅清他們也是在為這件事而忙碌,想辦法來增加他們的認同,積極進行聯姻...現在看來,當初設立夏國的想法,似乎就有些不妥當。”
“不,這塞外肯定是要想辦法納入大漢的統治的,如此肥沃的土地,如此良好的天然牧場,騎兵的滋養之地,豈能放棄?若是廟堂能真正擁有這裡,那大漢從此就不缺乏戰馬,不缺乏騎兵...連年就可以派遣大量的騎兵來討伐安息等國,後勤壓力也會大大削弱。”
“那陛下召見各地的官員,是準備再給他們掰個骨頭??”
呂祿好奇的詢問道。
眾所周知,陛下有著特殊的外交手段,通常都是掰骨頭外交,透過掰斷骨頭來震懾使者,偶爾也會表演個其他東西。
劉長卻笑了起來,“不能遇到什麼事情都去掰骨頭!當初我能帶領月氏人來歸順大漢,討伐匈奴人,如今我自然也能讓夏人來歸心!”
“沒有人比朕更懂怎麼與這些胡人相處!!”
呂祿點著頭,“這倒是真的,陛下向來就與君子們相處不來,倒是與那些蠻夷盜賊之類的相談甚歡...相見恨晚。”
劉長想要說些什麼,忽然一愣,眯著雙眼,“祿啊...我怎麼覺得你想在夏國當官了呢?”
.......
沒過多久,夏國各地的官員們紛紛朝著新城的方向狂奔而來,他們都得知了皇帝前來夏國的事情,心裡無比的激動,有很多首領是頭次見皇帝的,他們甚至還打扮了一番,前來這裡的騎士們越來越多,而傅清也是召集了大量的騎兵在周圍,負責守護陛下的安全,看著各地的首領和官員們前來,傅清和麾下的官員們還是有些不安的。
這些胡人的首領,歸順大漢還不久,不知道大漢的禮法,若是得罪了皇帝,那可如何是好啊。
王高看起來最擔心這件事。
“陛下向來是個小心眼的,容不得他人得罪,更別說是胡人了,若是有不長眼的胡人得罪了陛下,陛下非得撕了他,我們耗費了這麼多的精力,才收復了這些胡人為自己所用,若是陛下當著他們的面撕了幾個,只怕會引起胡人們的驚懼,甚至可能出現叛逃的情況,這會讓我們前功盡棄啊...最好還是先教他們如何與陛下打交道。”
公羊壽滿不在乎,“我倒是巴不得有不長眼的,只有殺他們幾個人,他們才會知道什麼是威,這些蠻夷向來是懷威而不懷德的,殺幾個是對的...您根本不必擔心!”
王高也有自己的想法,“這裡可不是中原,我們麾下都是你說的蠻夷,失了人心,我們可就成了孤家寡人!”
傅清還是很平靜,“到時候,我們一同盯著,若是有人要冒犯陛下,我們就先制止他,若是陛下要毆打他們,我們也可以先勸諫。”
在眾人的不安情緒中,宴會終於是開始了。
劉長人高馬大的坐在了上位,各部的首領和官員相繼走進了營帳內,朝著劉長行禮拜見,隨即坐在了傅清等人身下。
那些胡人走進了營帳內,抬起頭,就開始打量著坐在上位的皇帝,直視君王,形同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