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2章 高深莫測的長安人

馮唐低下頭,“我聽聞,陛下每次遇到了這樣的事情,都喜歡去散步。”

“殿下若是覺得壓不住,不妨也去附近轉一轉,順路去拜訪一趟太后。”

劉安警覺,頓時醒悟。

“對啊!!”

......

“黃河遠上白雲間~~~”

劉長站在船頭,看著那波瀾壯闊的河水,忍不住的開始吟詩一首,站在他身邊的文黨,聽到這一句,頓時瞠目結舌。

如今的樂府詩正在不斷的發展,像劉長所吟唱的這種七言詩,也不是沒有,但是就這一句,似乎就超過了目前那些賢人所著的七言詩,帶著非凡的意境,不是說當今陛下不通文賦嘛??這是怎麼回事?不只是文黨,就是呂祿也有些驚訝,陛下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會吟詩了啊??這是從哪裡抄來的?自己怎麼沒注意到呢?

劉長此刻還是保持著面朝河水的風範,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心裡卻有些焦急。

下一句是什麼來著?

什麼什麼萬重山?

眾人都安靜的等著,等了許久,沒等到陛下的下一句,呂祿好奇的詢問道:“陛下,下一句呢?”

劉長清了清嗓子,“抬頭一看萬重山。”

文黨臉色一黑,這下一句屬實是有點對不起上一句了。

呂祿卻笑了起來,“陛下若是想不起原句,就莫要自己去補充了,這上半句,陛下是從誰口中聽來的?”

“咳咳,夢中所得。”

看到皇帝不願意明說,呂祿也沒有再去質問,只是再次詢問道:“陛下這次去梁國,是不是也想要看看晁錯?”

“我見他個小縣令做什麼,朕是皇帝,郡守以下的哪有資格來見我呢?”

呂祿知道,陛下雖然嘴硬,可忽然決定要去梁國,其實還是為了去看看晁錯那邊的情況,陛下對晁錯還是挺在意的,這些時日裡,晁錯過的可是一點都不好,當初他所設立的諸多制度,如今都開始將他捆綁起來,讓他無法再去施展那“雄才偉略”,大概他也明白了在地方上當官是多麼困難的事情了吧。

當船隻靠岸的時候,劉長還是讓他們收起了依仗,裝作了尋常的貴族,開始在碼頭周邊轉了起來。

這梁國還真的是富裕,光是那碼頭的熱鬧程度,就不亞於長安的渭水碼頭。

路上的行人也十分的擁擠,人來人往,相互擁擠著。

劉長好奇的轉在碼頭附近,身邊帶著呂祿,文黨,李左車等幾個人,看著這裡的景象,忍不住點著頭,這裡的熱鬧不只是商業上的熱鬧,就是文化底蘊也逐漸充足了,路上隨處都能看到各種裝扮計程車子,不只是儒家的,連農家和墨家都能看到,他們大聲的商談著什麼,從一旁路過,聽他們的話語,似乎都是要上船去外地交流學問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廟堂的下一步,定然是要改三公之制!!!”

劉長忽然聽到這麼一句,不由得放慢了腳步,側過頭去打量。

就看到的路邊攤位前,跪坐著幾個年輕人,他們面前擺放著各類的吃的,旁若無人的談論起了廟堂大事。

劉長領著眾人來到了那裡,要了些吃的,就坐在了他們的一旁,偷偷聽了起來。

只見那坐在中間的年輕人搖晃著頭,“你們不曾去過長安,你們不知道長安的賢人到底有多可怕,我曾經前往長安,遇到了一個尋常老者,無論是辯論什麼,都將我說的啞口無言,從那之後,我就明白,自己的學問在長安根本不算什麼,就回來一直用心學習,學到了現在,也還是覺得學問頗有不足。”

“安國...廟堂要改地方之制,這一點我們都看的清楚,但是三公九卿乃是廟堂的根本,廟堂才完成地方改制不久,怎麼會急著改廟堂呢?”

“若不是為了改制,怎麼會免農稅呢?這就是為了讓廟堂不為外物所糾纏,可以安心操辦內部的改制之事,還有先前的幾次考核,更是最好的證明,如此頻繁的考核,這是在為重組的廟堂挑選合適的賢才...況且,地方和廟堂是一體的,地方要改,廟堂當然也要改...現在的廟堂制與地方制不對等,會出問題的。”

那年輕人侃侃而談,隨即又長嘆著說道:“不過,這也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我也不知道廟堂的賢人會如何決定...反正,他們肯定看的比我們要清楚,或許我們根本就看不透。”

他身邊的好友都有些奇怪,“安國,你自從去了一趟長安後,就變了個人似的,總是這般輕視自己,小看地方才俊,我就不信了,長安的能人,當真有這麼厲害??”

韓安國仰起頭來,回憶著自己在長安所遭受的重創。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