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長生不老之相,在保持了同樣的相貌幾十年後,如今的身軀,終於開始有些佝僂,那高大的身軀變小了些,渾身皺巴巴的,不再像從前那般硬朗,行為和語言也開始變得遲緩了一些。
但是,這並不讓人奇怪,因為,這位大漢國相,今年已經九十歲了。
若是在這個年紀,他還能像從前那樣精神奕奕的,那大家反而該害怕了。
作為廟堂裡年紀最大的大臣,張蒼總是能讓人下意識的忽略掉他的年齡,畢竟,現在的他看起來與其他老臣並沒有什麼區別,在外人看來,他其實也就是七十多歲的模樣。
“改制之事已經完成了....分了門下,尚書,中書。”
“門下之令稱侍中,尚書之令稱僕射,中書之令稱令。”
“御史仍以舊制,不與三省之內。”
“以張不疑為侍中令門下省,老臣自領中書之令,以陸嘉領尚書僕射。”
劉長點點頭,隨即猛地驚醒,問道:“那我師父呢?他擔任什麼啊?”
張蒼平靜的回答道:“自然是擔任三公,三公依舊設立,作為給與官員的殊榮,不再掌實權,九卿皆歸於尚書府門下,設諸曹。”
“那您現在就是國相領中書令?”
“不錯。”
“這還真是麻煩。”
“陛下,看似麻煩,實際上是卻對諸多不同的官職做了詳細的劃分,不再會有治理混亂,職權疊加的事情發生。”
在新制度上,最大的受害者變成了韓信,被拿走了軍事管理權,張蒼設立尚書兵部曹來負責軍隊的事情,而尚書的兵部曹是由周亞夫來擔任的。但是,太尉依舊是大漢最高的武官,負責擔任皇帝的軍事顧問,對天下的戰事出謀劃策,位高權重,只是將領的調動升遷,糧草運輸等事,都已經不再由他來管理。
目前,九卿還不曾完全改制,只是完成了對三公的更改。
九卿改曹,欒布這個內史就會變成農部曹,宣莫如可能變成刑部曹,陸嘉本該是任禮部曹的,他既然要去領尚書,那這個位置可能就得換個人來接任....
劉長撓了撓頭,他也不知道,這樣的變化對大漢來說,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
反正對比現在這職權混亂,集權不足的制度,這總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吧。
劉長清了清嗓子,認真對面前兩位國相說道:“朕這次外出各地,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因為時日緊急,只能採取一些急切的行為來解決,但是吧,朕還得要進行善後,就比如說這個趙國...趙國的情況是諸國內最為特殊的,他們的傳統觀念很深,至今都是在搞春秋大義那一套....”
劉長緩緩說起了自己的看法,趙國,梁國,沛郡等。
張不疑忍不住高呼道:“陛下英明!!!”
張蒼卻不由得眯了眯雙眼,他甚至都不用思考,就知道這些話出自誰的嘴,當然,陛下說是自己想的,那就算是他自己想的吧。
“那臣現在就去做善後之事?”
“好!”
“就交給您這位國相領...什麼來著,反正您來操辦就是了!”
“唯。”
兩位國相起身告退,張蒼抓住自己的柺杖,吃力的站起身來,行動有些緩慢,劉長搶先一把將他扶著,讓他起了身。
“老師啊...您...您還好嗎?若是您覺得累了,覺得疲乏了,我可以讓您去休息的。”
張蒼一聽,順勢就晃動起了自己的柺杖。
“陛下啊!!老夫時日無多了,願意休個五年的假!!”
看到他這個模樣,劉長就安心了。
看來他還行。
喜歡家父漢高祖請大家收藏:()家父漢高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