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
在董安國離開的時候,劉賜的眼裡滿是不捨。
拉著他的手,又說了幾句要拜見的話,這才讓他辭別。
而在董安國離開之後,很快又有一個人被帶進了這裡。
而這個人也不陌生,正是墨家的陳陶。
劉賜心裡有些激動,他是認識陳陶的,並且知道這個人的本事,難道兄長還能將這個人也送到夏國去嗎??
而陳陶此刻的臉色,跟最初來這裡的董安國差不多。
都是苦著臉,不知為什麼太子要將自己叫到這裡來,跟夏王商談什麼大事。
劉安還是老一套的話術,先是跟陳陶聊起了墨家的發展,隨即又說起了墨家的主張,最後直接將話題轉移到了夏國。
“在我看來,墨家想要實現自己的主張,是離不開夏國的,夏國是大漢最為貧瘠的地方,此處甚至不存在最簡單的技術,冶煉技術低的可怕,沒有了匈奴人,他們連鐵製的箭都造不出來...而阿父曾說過,想要發展,技術才是最好用的...墨家的諸多技術,在夏國是能起到教化作用的,墨家這些年裡發展不前,主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墨家的學問並不好學,難度極大,而且貴族子弟也吃不了這個苦,可是在夏國,那可就是從頭教起,更不存在害怕吃苦的可能....”
“很多人都以為教化是教化什麼聖人文章,是要將他們從遊牧變成耕作,這算什麼教化呢?真正的教化是要傳授給他們真正的技術,讓他們擁有跟大漢一般的技術,有了這樣的技術,他們才能成為大漢的諸侯國,才能去做農,去治學,一切都是需要技術來支撐的。”
“而從天下大勢來說,夏國是大漢最重要的....”
聽劉安來勸說董安國的時候,劉賜還聽的很是激動,心裡恨不得現在就綁了幾個農家人返回夏國,可是現在聽到這與方才的話酷似的話術,劉賜都有些蒙了。
大哥,這不對啊?
剛才不是還說農桑才是教化的根本嗎?現在怎麼又成了技術??
可陳陶聽著他的話,卻忍不住的再三點頭。
“墨家講究的是兼愛非攻,這胡人是最好鬥的,更別提什麼兼愛了,若是能帶動他們,讓他們放下彼此的廝殺,兼愛,大愛,不去攻打其他部族,這難道不是比治理夏國還要重要的事情嗎?這難道不是夏國崛起所最需要的主張嗎??”
雖然感覺到有一點不對勁,可劉賜聽著聽著,再次開始激動了起來。
大哥說的對啊!墨家的這些主張用來教化胡人是最合適的啊!!
而且夏國不就是缺少這些技術嗎?!
要是能自己進行冶煉,有充足的工具和武器,自己還有什麼事是做不成的呢?
很快,劉賜又開始緊緊握住陳陶的手,只想讓陳陶前往自己的夏國。
陳陶無奈的說道:“殿下說的是很有道理,但是我自己在尚方,是走不開的,怕是無法前往夏國。”
“您不能去沒什麼啊,您不是還有很多的弟子和同門嗎?若是能找一批人前往夏國,我可以上書廟堂,封給他們官職,讓他們在夏國負責研發和教導技術的事情,墨家可以在夏國執行自己的主張,無論是治政的,或者是技術上的...”
“好,殿下都這麼說了,我也不能拒絕,我明日就派遣人前往夏國!!”
又說服了一個,劉安很是淡定的吃了一口茶。
潤了潤自己的嗓子。
劉賜眼裡閃爍著精光,站在劉安的身邊,正在咧嘴笑著,給他輕輕按摩身體。
“大哥啊,您說的太對了!我夏國就是需要這些東西啊!我是真的,真的太感謝你了,大哥,往後有人欺負伱,你就言語一聲,我非剁了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了,先別急,還有最後一個學派呢。”
劉安看向了門口,只見又一個人走了進來。
這人的年紀並不小,可劉賜卻不認識他,眼裡有些茫然,但是經歷了先前的兩次事情,他已經不敢輕視任何一個人了,急忙行禮拜見,那人很是恭敬的回了禮,隨即坐在了劉安的面前,劉安笑呵呵的跟此人行禮拜見。
“安啊,你不認識這位吧?此公喚作張恢,是法家的賢才,弟子有很多,鑽研的是韓非子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