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3章 是好是壞

亭長沒有說話,只是指向了驛舍的方向。

連帶著那些遊俠士人等等,都被帶到了那驛站,在這裡聚集的人並不少,看起來都是被強行留在這裡的,這讓劉勃更加的驚訝,同時也是深深的擔憂,難道是自家仲父遇到了什麼麻煩嗎?

當然,劉勃用的是呂家人的名頭,這裡的人雖然不敢讓他繼續前進,卻也不敢為難他,特意給他們一行人都安排好了內屋,但是此處人多,劉勃並沒有應允,反而是將屋子讓出來,騰給了那些老弱婦孺們去居住,被讓位的老丈很是激動,親自前來道謝,在這些人入住之後,周圍的人看向他們的眼神終於不再是那麼的警惕了。

就算是強盜,看來也是個懂得尊老愛幼的強盜。

有士人主動前來親近,劉勃便與他們攀談了起來。

說起膠東國的事情,這些士人似乎是知情的。

“還能是什麼大事呢?肯定是膠東王對周家動手了唄!”

“周家??”

“哦,君是長安人,對此處的事情尚且不知曉,這周家,便是傅陽侯周聚之家,他曾經跟隨高皇帝,建功立業,軍功赫赫,是一代大將,可是他的這個兒子周遬啊,就遠不如他阿父了,他先前一直都在經商,膠東國商業便利,商賈極多,這人自願墮落,去經商,咳咳,其實經商也沒什麼,但是膠東一直都有傳聞,此人在偷偷的鑄幣,以此牟利,獲取了大量的財富。”

“先前膠東王就曾調查這件事,弄得膠東國沸沸揚揚,兩人不合,膠東王曾對左右說,一定要殺掉這個人!後來由陽羨侯靈勝來擔任國相...方才緩和住了局面。”

劉勃皺起了眉頭,“私自鑄幣可是大忌,每年都有數千人因為這件事而被處死,這個周遬既然在膠東國鬧得沸沸揚揚,廟堂怎麼還對他無動於衷呢??”

“唉,大概是因為沒有明確的證據吧,而且這位除卻徹侯的身份,還有一個身份...他的妻乃是朝中張相之女...那張相是陛下的老師,膠東王也不敢說殺了他就殺了他啊...”

劉勃皺起了眉頭,臉色很是難看。

“那現在就是膠東王對他動手了??”

“膠東王...畢竟年輕,這些年裡,他們以經商的名義四處收斂財富,在各地都有很大的勢力,甚至還設立了自己的錢莊...若不是對付他們,何以要封鎖這道路,不許進出呢?”

與眾人聊了片刻,劉勃就有些忍不住了,看向了韓安國。

“君不必擔心...就是勢力再大,也不過是個徹侯而已,又如何能敵得過膠東王呢?”

“原先陛下下令,嚴禁各地私自鑄幣,又下令要對貨幣進行改制,就是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情況...膠東國商業發達,是這類事情最多發生的地方,那膠東王既然動了手,那肯定就是有充足的把握。”

“這裡乃是膠東國,您這些人也幫不上什麼忙...等事情過去了,再去見膠東王,看看有沒有什麼要幫著善後的便是了。”

朱蒙也是咧嘴說道:“是啊,那膠東王麾下幾萬士卒呢,哪裡還需要您來擔心啊?難道一個徹侯的勢力再大,還能比得上一個諸侯國嗎?再說了,膠東國四周都是強郡,隨時都能支援,根本就不會出什麼問題!”

聽到他們的勸說,劉勃鬆了一口氣,也打消了強行進膠東國的想法。

可是等到次日,亭長依舊沒有放行,劉勃頓時就忍不住了。

“要對付一個商賈,還需要這麼多天的時日嗎?肯定是出了什麼大事!”

劉勃也顧不上別的了,直接就拿出了驗傳,搬出了諸侯王的身份來,果然,亭長是再也不敢阻攔他了,直接行禮拜見。

“國內到底出了什麼事?如實說來!”

“是大王不顧群臣的勸諫,強行捉拿了周遬,又派人去抓他的族人,弄得國內大亂,國相等人認為大王是公報私仇,反對對周家的抓捕行為,國相召集眾人,想要打斷大王的行為,大王大怒,想要將他們以聯合賊人的名義抓起來,雙方對峙....如今大王不能出宮,群臣在外不得進,雙方都派了人前往廟堂,周圍的郡縣也不敢動...”

劉勃聽明白了,君權和相權幹起來了啊,自從廟堂開始限制諸侯王之後,地方上的局勢就愈發的不同了,國相的權力越來越大,諸侯王的作用越來越小,而膠東王向來是個暴躁易怒的,他跟群臣的關係並不好,過去也是一直都反對晁錯的削藩論,這次在處置徹侯的問題上,雙方產生了爭執,雙方都不退讓,也沒有辦法直接動手....

朱蒙只覺得有些頭疼,“這膠東國的大臣怎麼還敢去抓諸侯王呢?”

“他們是有前科的,過去北庭王劉卬就因為帶著軍隊狩獵,出了境,被自己的大臣所抓了起來...這件事在齊魯是很有名的,因此這裡的大臣與國君的關係都不算太好,齊國是這樣,膠東國也是這樣...大王覺得,這件事要如何解決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勃的神色很是嚴肅,“我相信我仲父的。”

“我仲父性格暴躁,但是絕非是什麼惡人,他覺得那個叫周遬的有問題,那他肯定是有問題的,至於那些群臣,我看他們說不定就是收了人家的好處,才不敢繼續調查...又或者只是為了響應廟堂,限制君王!”

“如今他們居然敢將我仲父堵在了王宮內,這是我絕對不能容忍的!”

“我要去見我仲父!”

韓安國長嘆了一聲,“限權,限權,也不知道這限權是好處多一些,還是這壞處多一些...諸侯王沒有了實權,對廟堂倒是沒有了威脅,可是卻也無法再治理地方,比起群臣,諸侯王對自家領地倒是更加重視...當初晁公還是有些太著急啊,監察體系都沒有設立完善,就開始推行分權...不過,既然大王想要解決這件事,那就不能再莽撞了。”

“我曾在梁國見過一個人,若是我沒有猜錯,那應該是大王的阿父,大漢皇帝。”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