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姝白了一眼劉長,她也知道這是劉長在開玩笑。
“陛下,與其在這裡苦思冥想,還是先找諸公來商談這件事吧。”
“這還得等明日的朝議....哎,算了,不等了,現在就開吧!”
曹姝一愣,“陛下,可現在都已經是...”
“多浪費一天,就有幾百個人的口糧被白白浪費,多可惜啊,大漢吃不起飯的人還那麼多...就現在開!”
“呂祿!你和趙昧帶上諸多郎官,去稟告群臣,說朕在宣室殿等著他們!”
“對了,讓張釋之去將劉敬放出來,送到宣室殿!”
劉長是個急性子,說辦就得辦,絕對不會拖延,曹姝也就沒有多說什麼,幫著劉長換了衣裳,就讓他過去了。
群臣都有些懵,他們有的是在辦公,有的是剛剛回到家裡,突然聽聞陛下召見群臣,也不敢耽誤,急忙出發。
只是,陛下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召見群臣呢?發生了什麼大事?
當群臣聚集起來的時候,陛下正有說有笑的跟張不疑說著什麼。
昏君配佞臣,當真是絕配。
張不疑是最先前來的,得知他來了,劉長直接讓他提前進來,兩人就聊了起來。
“都安排好了吧?”
“安排好了,是一個很和善的寡婦,郡縣都知道她的賢名,她自己沒有孩子,收養了四個孩子,將他們撫養長大....她就只有一個要求,必須要對她收養的那些孩子視若己出,不能排斥,還得有把子力氣,能做些不重的農活...這是她的原話。”
“哈哈哈,這沒問題,召公本就是個寬厚的人,何況,他在自己的院落裡不就種著瓜嗎?讓他去耕地肯定是不行的,但是種蔬菜什麼的,他還是很拿手的。”
“她不介意這個....”
劉長指了指自己的頭髮。
張不疑搖著頭,笑呵呵的說道:“陛下完全不必擔心這個問題,這個寡婦的良人啊,聽聞就是遭受了刖刑...在病榻上死去的,召公這個還不算什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好傢伙,刖刑??這是犯了什麼罪啊...”
張不疑輕聲說道:“在唐國,身上沒點受刑的痕跡,反而不能合群,召平在唐國,那都是要被列隊歡迎的....”
“哈哈哈~~”
劉長輕笑了起來,“反正有人能陪著他就好。”
兩人聊了許久,當他們抬起頭來的時候,卻發現群臣早已到齊,都很安靜的看著這倆君臣旁若無人的在這裡閒聊。
劉長急忙清了清嗓子,張不疑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哦,沒有,他是直接站在了周昌之前,最靠近劉長的位置上。
周昌深吸了一口氣,吹起了自己的鬍鬚,還是強忍著沒有發作。
劉長也不廢話,看向了張蒼,問道:“群臣可有上奏?”
張蒼頓時就明白,這是讓自己說上奏之事呢。
他起身,將自己關於漕運糧食的問題說了出來,張蒼跟其他大臣不同,他不喜歡用典故,雖然他也懂,在國家問題上,他很少去扯一些先賢之言,也不說什麼仁義道德。
同樣的糧食問題,若是周昌他們來說,肯定就是“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或者“治人事天,莫若嗇”之類的,然後說起一大堆的道理,最後再說糧食耗費大之類的,可張蒼就不同了。
這位是西漢實幹家,在他這裡就沒有這些東西,他就是純粹的拿出了一長串的數字,計算結果,張蒼計算出了每年運輸的糧食,耗費的糧食,接下來的趨勢,未來出現缺糧的機率等等,按著張蒼的計算,如此耗費下去,三十七年之後,大漢一定會出現非常非常嚴重的糧食問題,這個機率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多。
人家用先聖說話,張蒼則是用數學來說話。
作為修改增補九章算術的數學家,張蒼將自己全部的數學知識都運用在了治理國家上,從耕地,稅賦,戶籍等等的諸多問題,他都嘗試著用數學的方式來進行管理治理,如今大漢官吏們用來治理地方的“手冊”,那都是劉長在被張蒼的這個想法所啟發後所弄出來的作品。
上頭詳細的解說了如何計算耕地,計算糧食出產,計算稅賦等等問題。
張蒼是大漢,不,甚至可能是全華夏的應用數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