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徐奎和柳老爺商量過,柳老爺很是讚賞,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徐奎不辭辛苦願意帶學子們遊學,無論是於書院還是於柳家,都大有益處。
柳老爺大方許諾自掏腰包供他們食宿和路費,沒想到徐奎嚴辭拒絕了。
“我帶他們遊學不是為了享受,柳老爺若是什麼都替他們做了,他們只需認真讀書即可,那不就和在書院待著一樣了,又何必興師動眾去遊學。”
柳老爺一想,大為佩服:“還是徐先生高見。依你之見,你們就不管不顧地上路?”
徐奎沉吟:“若不然,柳老爺資助學子們些銀兩,不要多。有些學子家貧,怕是置辦不起行禮。”
柳老爺哂然,這是要讓眾學子負重遊學呀。
兩人就銀兩的多少探討了一番,確定每位學子補貼的銀兩數量,柳老爺問是否要從鏢局帶兩個人。
“我領著他們遊學是為了增進他們的知識,開闊他們的眼界。若是路途中遇到什麼機緣就是意外之喜了。當無需從鏢局抽調人手保駕護航吧?”
面對院長的疑問,柳老爺但笑不語。
外面現在安穩不少,卻也不像常人以為的那樣太平,偶爾還是會遇上個歹人的。
不過,到時候說不定就有鏢局的學子們自願報名參加呢,若實在沒有,再做安排就是。
柳家的三個兒郎肯定是要去的,柳老爺不得不多考慮一些。
訊息一經宣佈,尤其是去的人都有五兩銀子的補助,眾學子聞風而動,踴躍報名。連鏢局的不少少年們都躍躍欲試,柳老爺一視同仁,只要條件符合,一概透過。
蒙學班的學子們求著先生要同去,可惜年紀不夠,個個鬱郁而歸。逗得先生們哭笑不得,這群孩子哪裡懂得遊學的苦,他們光以為是出去玩的,還是拿銀子出去玩。
因為人數太多,徐院長添了個條件,來年春考評乙等以上的才有資格去,引得諸學子放假都手不釋卷,連親戚都不走了。
不管旁人怎麼鬧,柳家已經開始給三個兒子辦通關的憑證了。
雖說書院裡徐奎表示到時會跟官府打招呼,直接將遊學名單一同上交,柳老爺還是不放心,要親自給兒子們辦了通關憑證以備不時之需。
柳老爺想了想,乾脆給家裡人都辦了,過兩年,等柳臻大些,他們一家子想出去就一起出去了。
他到了衙門,才知道衙門裡新出了一種觀光憑證,被好事者戲稱為訪勝符節。
有了訪勝符節,持有者在全國大多地方都可以暢通無阻,僅限於風景名勝之地。這也是為什麼被稱為“訪勝”的原因了。
具體的要視各地民情而定,若是在當地規定可自由活動範圍之外被查到了,依朝廷相關律法懲處。
這新出來的通關憑證實際用處不大,當朝很多地方還沒有規劃出合理的旅遊路線,就算辦理了,也不一定能入城。
為了鼓勵臣民辦理,朝廷限量推出了有效期長達十五年的訪勝符節,價值百兩,專人專用。
不管其他人是何想法,柳老爺走南闖北這麼多年,深受通關不易之苦,他趁機給全家人連帶著蕭秦母子的都辦理了。
政策剛剛出臺,施行掣肘,但以柳老爺的眼光,他覺得訪勝符節的前景一片大好。若不記名的話,他肯定要囤個百八十份。
府裡一下子要走三個主子,一時間無論老爺還是下人都有些忙亂,直到柳夫人出面叫停。
“說了來年春,最起碼過完二月,三月才出發,現在這樣慌慌張張成何體統。文書走得慢要趁早去辦,行禮不急準備。且安安生生準備著過年事宜。”
柳府鬧上這一出,秦夫人才知道這件事。加上蕭秦和她提了升到乙班的事,既然兒子這麼愛學習,秦夫人便也讓人先去準備著了。
遊學的事還早著呢,熱鬧一陣也就沒人提了,各家各戶都熱熱鬧鬧的開始準備年節事宜。
臘月二十八的早上,柳臻剛吃完早飯打算帶著小玉去千梅園轉轉,就在門口遇上了一個十歲出頭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