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當然解決不了所有問題,不讀書也不意味著很多事就不能解決了。
許多人也是出生貧苦,卻也能靠自己過上富裕的生活,多的是大字不識的富人老爺。
但是睿智的富人老爺,更多的還是對聖賢知識心生嚮往。
就是自己偷懶了,老了,不想讀書了,也對書冊心存尊敬,更是督促自家小輩不可懈怠讀書、不可不敬先生夫子。
很多道理麥苗現在還說不明白,但是能得到許多人推崇的,必然是有其道理的。
“姑娘,這就是你走到哪,就問當地有沒有書院的原因嗎?”
柳臻微笑:“也有這個原因。”
“有這個原因?”麥苗好奇,“那其他原因是什麼?”
小玉跟著一起湊過來。
柳臻瞧她二人兩眼,好笑道:“這不跟咱們到了一個地方先打聽有沒有鏢局是一樣的?”
當地有木蘭院、正威書院或者鏢局,意味著柳家已經有人在當地探過了,萬一有什麼事,就可以登門求助。
另一方面,一個地方柳家建立那些東西,意味著對當地原本有的風俗習慣造成了一定衝擊或者對當地風俗習慣有一定的認同,那麼當地人對他們一行人的到來就沒有那麼排斥。
小玉恍然大悟:“所以先生想出門就出門,是因為家裡勢力大,不怕被欺負啊。”
這話柳臻可不敢認:“我們柳家可沒有什麼勢力,只是在當地做生意而已,小生意。”
無論是書院還是鏢局,或者鋪子,都是生意。
生意嘛,只是為了掙錢,才不參與當地各方勢力中去呢。
“書院怎麼會是做生意呢?”麥苗和小玉都不太理解。
柳臻微笑:“學生交束脩沒?”
麥苗理所當然道:“當然要交啦,從古至今都是要交的,先生也要吃飯養家的,不交束脩,先生喝西北風去?”
柳臻就笑:“那不就得了。”
“可是我覺得咱們書院跟做生意還是不一樣的。”麥苗噘嘴,“只是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旁邊也有學生看過來,柳臻乾脆耐下心來,細細解釋。
柳家建造書院,當然不只是為了做生意,但是世上很多生意都有同樣的影響。
“什麼影響?”有人問。
柳臻:“好的影響啊。但凡是做生意,總能為當地的百姓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麥苗不太懂,柳臻就為她解釋:“比如說我娘在某地建了秀坊,當地的女子是不是就能將自己的繡活賣進去,或者進去學更好的繡藝,然後給家裡帶來一定的銀錢生活?”
這麼說,麥苗就明白了,但是小玉還似懂非懂的。
麥苗就說:“不說其他,就打比方咱們建莊子的事,是不是要從附近村落裡面招勞動力?咱們那麼多人吃飯是不是需要很多糧食蔬菜?這些都要從附近的菜市場或者村民家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