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章 八十年代進城記6

第47章 八十年代進城記6

一個他們這裡屬於魚米之鄉,物資豐富,憑藉著夏坤的手藝,就是之前吃大鍋飯的時候,他們兄弟姐妹幾個就沒在物質上缺過,更何況他們還有個在鎮上當老師的媽每月也有幾十塊的補貼。

日子比起村裡其它孩子來說,他們幾個是真挺幸福的了,再加上父母也沒有那重男輕女的思想,什麼只供男孩,姑娘以後是要嫁出去的,讀多了書也沒用,這種說法在她家是不存在的。

夏盈盈覺得夏紅就是對比起來日子過得太滋潤了,所以才讓她有那任性的資本,這要隨便換個人,有那可以讀書跳出去的機會,不得說什麼都要牢牢把握住?

特別這個年代,她一個姑娘家家的,不是夏盈盈自己思想禁錮,把男權那套在思想裡根深蒂固了,而是她看得太多,也太清楚這是個什麼樣的年代。

八十年代,他們這樣的農村裡,初中畢業生也並不像他媽那一輩了,初中生並沒有想象中那般搶手,十多年前的初中生高中生確實很吃香,不管是他們這樣的鄉村裡還是上面的鎮上,都算的上是有文化,畢竟那時候文盲太多。

但隨著改革開放之後,現在大環境是越來越好了,這初中學歷是真不像上一輩那般吃香,且這鎮上工作都是有定數的,一個蘿蔔一個坑,想找一個體面的工作並不那麼容易。

那找不到工作的情況下,她放棄學業又能幹嘛呢?回家種地還是去放家裡那頭老黃牛,種地她又能幹多久?她已經十幾歲了,村裡像她這麼大的姑娘已經可以說親了。

如果她輟學,那麼很有可能過不了多久,她最終的命運就跟村子裡其它姑娘那般,十七八歲就在家人的安排下早早將自己嫁了。

然後一輩子困在這個小地方,再難有翻身的機會,千萬不要說什麼這個風口浪尖上,只要勤勞就有翻身的機會。

不論是資源還是資訊差都是條跨越不了的鴻溝,不要將什麼事情都過於理想化,就是你想出去闖闖那不也得有相應的能力與知識儲備做支撐嗎,不然你一十幾歲的小姑娘,去了大城市,要學歷沒學歷,要長相沒長相,人脈,錢財就更別說了,那麼多想要找機會成功的人,憑什麼就輪到你?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你什麼都沒有,就是有機會落到你面前,你也看不出來,然後生生錯過。

哪怕能抓住一點小機遇,發點小財,但那種人生也基本上是一眼能望到頭的。

上輩子的夏紅人生不正是如此?初中畢業之後,在鎮上壓根找不到合適的崗位,然後就去了隔壁市裡,因為那裡機遇會更多,然後與城裡戶口的姑爺認識後,自由戀愛,很快就結婚了。

姑爺家是當地人,那年代城裡戶口還是有著天然的優越感的,可想而知婆婆看夏紅能有多順眼?偏夏紅又是個好強的性子,爭端肯定不小。

但做人媳婦的天然就站在弱勢的一方,更何況人家家裡條件好,不但在城裡起的小樓房,家裡六個子女各個都是很成器,上面五個都是工人,下面那個還是律師,都有體面的工作。

且不用跟別家那般結婚為買房發愁,自家四層的小樓都是三室一廳的,左右戶,每個孩子結婚都能分一套。

八十年代這樣的條件,對比起來夏紅哪裡直的起腰來,再到後來生一胎是個閨女,日子就更難熬,直到她幾年後生了二胎兒子她才在婆家站穩腳跟。

可也因為這超生的二胎兒子,讓工人姑爺丟了鐵飯碗,且還罰了兩萬塊錢,那會兒已經九十年代了,可兩萬塊也不是個小數目。

一家人因為這個也算是備受打擊,夏紅那會兒卻反而在那種逆境中覺醒了一般,不顧公婆的勸說,說什麼都要去做生意。

最初是從擺攤開始,還真讓她做成了,不過短短一年時間,她就將欠公婆的那兩萬塊錢給還上了,再過兩年,她搬出了公婆送的房子,自己在旁邊不足十米的地方買了地,起了一棟小樓,之後才算是揚眉吐氣了。

相反姑父卻是從丟了工作後一直在走下坡路,只能找些小工做,還都不長久,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婆家才不敢去挑她的刺,畢竟兒子家的財政大權可在媳婦手裡呢,更何況人都不靠他們兩個老的了,他們還能說些啥。

可這樣的日子並沒有過多久,生意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掙有賠才是常理,一次事故夏紅基本賠了所有錢財,好在房子還在不至於什麼都不剩。

這個時候見小弟做化妝品賺錢了,她便想自己做,可她手裡已經沒有本錢了,於是便將目光瞄準了兩個弟弟。

小弟做生意本就剛剛起步,與女友一起,本就是打算等掙到錢了就結婚的,哪裡會有錢借給她,於是鬧了一通,不愉快之後,她便找上了二弟,也就是夏盈盈上輩子的二傻子爸。

夏紅哭訴小弟沒良心,那弟媳婦也不是好東西,有錢也不肯借,她都快給人跪下了還要怎麼樣,怎麼這麼絕情一點不顧手足之情。

聲淚俱下的在她家一番哭鬧,又一陣引誘對方,說這行業的前景多好多好,給他一陣忽悠,最後她那二傻子爸將自己房子賣了去支援姐姐的事業發展,美名曰算是二弟跟她一起投資的。

絲毫沒想過,這麼多年父母都跟著作為長子的二弟過,雖然爹不在了,那個老孃還跟著弟弟在生活,房子賣了弟弟一家和這個年邁的老孃住哪裡,這些她都不去想,或者說壓根不在意,那時的她怕是已經被那些身外物早已經迷了眼。

而她那傻子爸卻絲毫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從來沒想過姐姐自己在城裡有棟四層小樓房,隨便賣掉一套也能供她去創業的了,為什麼不賣自己的,反而找弟弟借?弟弟沒有錢就忽悠他買房?就不怕弟媳婦鬧,就不怕將弟弟一家給拆散了,這些他都沒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