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科舉在路上24
總之在他麾下那是痛並快樂的,痛是總有加不完的班,卷生卷死的,快樂是跟著他是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且原本工部是最缺錢的,他來了之後發明瞭無數的東西。
還弄了不少工坊,對外銷售,這些屬於工部的額外收入,自然是屬於工部的,且他處事公道,在他手下不存在有被上峰搶功勞的風險,且工匠但凡有了新的發明,只要有用只要是投入生産的,都有額外獎勵,且極為豐厚。
人的潛力是無窮的,有了這麼個胡蘿蔔在前面吊著,古人的智慧那真的是不能小瞧的。
數不清的發明從工部流出去,流入市場,不但盤活了經濟,還填滿了工部的荷包。
夏盈盈整天就是畫畫圖紙,寫寫計劃,然後就是安排屬下就沒什麼事情了,但哪怕沒事他也不回府,只因為家裡催婚催得緊。
兩年多前他剛剛進朝堂的時候,他將最小的姐姐給嫁了出去,嫁給了李國公家的世子,他與李國公世子也是早前就認識了的,自然是透過太子認識的,都在太子麾下做事,相交自然是很正常。
後來他來京了一來二去的兩家常有走動,但他也不知道這倆人是什麼時候勾搭到一起的,反正人上門提親,夏盈盈問六姐可否願意,對方一副嬌羞的模樣,夏盈盈便知道這是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在裡面。
其實自幾年前,夏盈盈當族長後,家裡幾個姐姐也沒少被訓練,識字管家是最基礎的,甚至每個人夏盈盈都給她們派了些任務,比如他的名下的資産,比如村裡的財政,各種瑣事庶務,這麼多年他都一步步教了自己的幾個姐姐,她們也成長得很快,單拎出來都是能獨當一面的存在。
他也不擔心人進了國公府擔不起事,立不起來,不就是掌管中饋?打理庶務?她們雖然不是世家女,但這些也都是她們做慣了的,一點不比那些世家女差。
至於五姐,當初在秦家村他當初還是都尉的時候,就將她嫁給了隔壁縣新來的年輕縣令。
四姐則是與他麾下的一個武將看對了眼,對方也不介意她以前嫁過人,他本身也是從苦日子裡淌出來的,家裡也沒有親人了,就他一個,闖出名堂都是他自己悍勇,人也很是實誠憨厚,兩人都有意。
於是夏盈盈便送上厚厚的嫁妝,為兩人籌辦了婚禮。
至於大姐夫,也是被他給培養了起來,他走後是接替了他的位置,只三姐夫並不是個多有雄心大志的人,他做都尉時將將人接到了秦家村,那會他便跟著他身後處理庶務,他意外的很是善於鑽營,後來訓練出來後就被他給派出去外面管理一方的經濟,他也做得很是不錯。
後來夏盈盈重新回去科考,他便也回了秦家村,幫著大姐夫管理軍中庶務,掛個閑職,夏盈盈到京中來做官之後,就問過了對方意見後,將人調到了身邊。
畢竟京中他也是才來,要開啟局面,手裡人不夠,自然是自家人用著更放心,更何況這還是他自己調教出來的。
大姐夫沒有什麼開拓能力,但守成還行,原本有夏盈盈在身邊幫著他謀劃,能讓他在最快的速度最良好的環境下成長,再後來夏盈盈一走,他再想往前卻是不容易了。
過去十年,夏盈盈早就已經官拜一品,身上還有個侯爵,大姐夫也才從一個從四品武官爬到了正四品。
不過夏盈盈也不失望,他能守好大後方也是好的,至少夏盈盈不用擔心,哪天他失勢了,秦家敗落。
這十年他做了不少正事,全是利國利民的,無數的功德湧進來,當然這也是得虧了這任帝王是個心寬能容人的,但凡與國有力的,他的大手一揮絕對的支援放縱,也是方便了夏盈盈施展。
然而直至而立之年,他也沒成親,要說這輩子最怕的是什麼,那就是催婚了,家裡催完皇帝催,差點還被皇帝亂點鴛鴦譜給尚了公主。
最後還是夏盈盈自汙說自己不能人道這事才算完,夏盈盈編了個故事,家裡之前不是知道他婚事黃了嘛,但不知道為什麼黃,夏盈盈只稍微潤色了下,說女人跟別人看對了眼,那男人找人打了他一頓,也就是那次傷了身子,之後就不能人道了。
聽到這話秦父秦母猶如天塌下來了一般,帝王知道居然還有這麼一個故事,登時怒不可遏,覺得自己的勾股之臣居然被這般迫害,一定要將那人拉出來定罪。
然而人家的身份都是夏盈盈編造出來的,哪裡能找的出來人,當然帝王也只是說說而已,也不是真的要將人拉出來斬首的,為此夏盈盈還莫名其妙的又收了一波皇帝給的賞賜,夏盈盈也一點不客氣的收下了。
就是家裡比較麻煩,秦父秦母著實傷心了好一陣,一想到兒子的身體再一想到自己以前對兒子的各種催婚,是不是每次提都是在兒子心上紮刀,二老又是愧疚又是心疼,更是擔憂,擔憂自己這麼優秀的兒子日後老了連個摔盆的都沒有。
於是將幾個閨女都給叫了回來,將事情與她們一說,當然主要目的自然是為了過繼一個孩子到兒子名下的。
幾個姐姐對這個弟弟那是打心眼裡疼愛的,過繼的事情自是紛紛響應,別說是他們了,就是她們的婆家那也是同意的,畢竟夏盈盈的聲望在那裡,這些年他著實是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事情。
讓一個剛剛經歷戰火滿目瘡痍國家,在短短十年內就走出了陰霾,越發繁榮昌盛,這樣的人日後都不會有後代,他們如何忍心?
最終秦父秦母將視線放在了秦四姐肚子裡這胎上,秦四姐成親八年,生了四胎,幾乎每兩年一胎,且大抵孩子身子骨隨了父親,那叫一個紮實。
這胎還小,要是從小養起,不定能帶得更親,夏盈盈確實拒絕了,而是問過孩子們意見後,將姐姐家幾個孩子都給帶到了身邊,只當給他們啟蒙了。
什麼過繼不過繼的,沒得讓孩子生離了父母,多殘忍?
但這事不但秦父秦母不答應就連姐姐姐夫們都不答應,硬是給他選了個孩子過繼,他不樂意要小的,那就從這些個能啟蒙的子侄裡挑,最後選中了四姐家的老二。
這小子跟他爹一樣勇猛,但又多了幾分跳脫,腦子活泛,是個可造之材,夏盈盈也挺喜歡的,當然他也不藏私,幾個孩子他都是一樣的悉心教導,這畢竟是注重宗族的古代,孩子們只有能力都強了,日後才能守望相助。
這輩子夏盈盈幹到五十歲,便告老還鄉給兒子騰位置了,回鄉後他弄了個書院,往後幾十年將這家書院做成了讀書人的夢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