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邊城八百里急報!”
八百里加急,馬死換馬,人死換人,一人一馬,一天至少跑出八百里,可見這等急報有多重要。
文武百官齊齊色變。
皇帝也是面色一沉,這急報來得突然,他卻心有所感:“邊城急報?速速報來!”
跪於下方的驛卒已是搖搖欲墜,一張臉面色青白:“軍隊譁變,遊牧悍將來襲,邊城內外夾擊,已然失守!”
一句話說完,已是出氣多進氣少,眼看就要不行了,卻依然直挺挺跪著,浸滿血絲幹皮的嘴唇無聲張合。
文武百官瞬間譁然,譁變,邊境侵略,邊城失守……
僅聽入耳中已是渾身冰涼。
皇帝剛剛疑心梁將軍,這話才將落,竟就出了這等事,莫非梁將軍當真有問題?
這麼想的不在少數,當即有文官出列:“皇上,梁將軍……”
皇帝制止了官員的發話,點了點跪地的驛卒:“鄭得賢,去請太醫。”
鄭得賢一愣,麻溜竄了出去。
文武百官不明所以:“皇上,急報為重……”
一個小小驛卒,便是鞠躬盡瘁,死了亦是他的榮耀,光耀門楣,自有人去理會他,何須皇帝親自操心?
皇帝擺手制止官員喧譁,接過沾染斑斑血跡的奏本細細檢視。
底下官員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出了這等大事,皇帝勢必要派人前往邊境,會派誰呢?
誰又能擔得了這個責呢?
皇帝閱完奏本,直接將其扔到了楚丞相的懷裡,便不管了,那奏本迅速在官員手裡轉了一圈,人人色變。
這個時間鄭得賢帶著太醫來了,今兒是後宮請平安脈的日子,鄭得賢直接半道把太醫給截走了,伺候皇帝多年,他自問對皇帝多了幾分瞭解,皇帝開口要救人,就一定要救,若是因為他速度慢遲遲未能請來太醫而耽誤了救治,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眾卿有何見解?”
皇帝開口,聲音很冷,卻不急不緩,似乎另有打算,武官們眼睛都紅了,一個個全都站了出來:“皇上,末將請戰!”
“皇上,末將請戰!”
“皇上,末將請戰!”
對於武將來說,這等惡劣事件,唯有一個“戰”字可言,武力決定一切。
而文官卻更為謹慎:“皇上,臣以為應委派一位欽差大臣,查明其中緣由,或許另有內情!”
“且出逃使者之事也是重中之重,一個不好,恐再有戰事發生,屆時大坤將陷入諸國圍攻之困境……”
“不錯,梁將軍乃我大坤護國將軍,治下嚴謹,斷不會發生軍隊譁變之事,這其中只怕有誤,為的便是攪亂我大坤局面……”
“太巧了,臣以為諸國使者之事,與邊境戰事乃也是同一件事!”
眾說紛紜,倒是說得都有理,只是說了等於白說,這其中種種,但凡聰明的瞬間就能想到,以當今皇帝的心智,一目瞭然。
文武百官使出渾身解數,頻頻發言,皇帝卻始終高坐龍椅,一言不發,太醫在這樣的環境下迅速將那驛卒的命搶了回來。
黃帝眯眼打量驛卒,正要問話,就聽一文官激動之下高聲咆哮道:“為彰顯我大坤皇家威儀,應請妙山王代替皇上出征邊境。”
另一官員更是激動莫名,用更高的聲音咆哮:“嘴上無毛,辦事不牢,妙山王年幼,閒散慣了,擔不起事,臣懇請皇上御駕親征!”
“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