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白天陪笑陪喝陪聊
,晚上頹廢一點也可以理解。你們也不能把你們爸媽想成不會累的戰士啊。”
“他們的理論常常自相矛盾,還沒有邏輯。”
“這事兒可以妥善溝通,沒有什麼是幾次深入談話解決不了的。如果談了幾次解決不了問題,那就再談幾次。畢竟是個人,語言是相通的。”老袁見一群半大孩子踴躍發言,拍了拍手,“班會是第三節課,不是現在。對這個話題有興趣的可以深入思考一下,第三節課我們深聊。現在開始講課。”
老袁是語文老師,也是高階教師,教學水平很不錯。
他帶的班的語文成績可以碾壓全殷城的語文老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概是因為他的思維跟其他的老師不一樣,他的思維更發散,也更能跟這群半大的孩子溝通。
而且他最經常給孩子們灌毒雞湯,也把孩子們當大人來相處。
於是,這些半大的孩子們也很服他,也勉強會聽一下他的課。
張旋和李維對這種話題很感興趣,於是一邊聽課一邊在紙上寫寫劃劃,梳理自己的思維和論點,準備在第三節課的班會上把自己的觀點完全的表現出來。
其他小夥伴也是這麼想的。
他們有很多觀點,這些觀點其實可以在網路上發表,可以獲得很多人的支援和反對。
但他們更願意身邊的小夥伴和他們比較尊重的班主任能夠給他們一定的建議。
老袁很尊重他們的觀點,無論什麼樣的觀點,他都會認真回答,幫他們梳理清楚,最後還是讓他們自己做選擇。
這樣的操作模式會讓這些小夥伴覺得自己被尊重了,也更願意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來。
林林也有一定的觀點和想法,見同桌和其他同學都一邊聽課一邊寫,他也開啟自己的記事本慢慢的寫下來。
他對家人的教育沒有什麼想法,他覺得家人的教育跟老袁的是接近的。
他們都用一種近乎放養式的教育方法來教育他,並沒有給他太多的約束。
他是為數不多的覺得身上壓力不大的學生。
他的家人從他一上學就說過,成績的好壞是他自己努力的成果,他對自己交代的過去那就沒問題。
如果自己在意,成績又不好,那他們會請最好的家教幫他梳理清楚。
還好他的理解能力不錯,接受能力也可以,哪怕是在名校裡成績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為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他的困惑並不比其他人少。
不過,接下來的班會說的是教育和家庭,他能發表的意見還真是不多。
而這不影響他的參與感。
時間在期待中變得很快,很快就到了第三節的班會課。
老袁把教案送回辦公室之後,拿了一瓶水重新回到教室。
上課鈴聲響了之後,他站到講臺上說道:“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怎麼把你們內心的騷動和學校的制度、家長的態度平衡,這次的主題我們希望能切實的起到一點建議和解決問題的目的,希望各位同學們踴躍發言,把心裡覺得不滿的地方說出來。你們不說你們就喪失了一次可以把心裡話說出來的機會,你們說了也許改變不了問題,但至少心裡舒服一會兒。現在開始吧。”
張旋平時就是個活躍份子,聽到他感興趣的話題更是躍躍欲試的舉手。
“老袁我覺得我們今天的話題有點像是在沙漠中建房子了。沒有紮實的地基,我們上面建的房子再漂亮再好看也無濟於事,大風一刮就沒有了。”
“你這個問題問的很好,但是不能因為覺得沒有堅實的地基,我們就做不好上面的事情。萬一運氣好呢?”老袁笑道,“如果你們的意見打動了我,我可以試圖幫你們認為無法解決的家長溝通問題做溝通的橋樑,跟你們一起解決你們家長的問題。”
全班同學頓時沸騰了。
同學1:“我爸爸媽媽經常對我說了話是,他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我好,他們做任何事都是為了我好,彷彿沒有我他們可以過上更好更辛幸福的日子一樣。我剛開始聽了之後覺得挺不好意思,也想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後來我發現他們做這些事只不過是為了他們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義務。他們到一定年齡不結婚會被人催促,會被人說不正常。為了逃避這些指責,他們結婚了。為了不用被催生,他們生下了我們。然後他們所做的一切就變成了為我們好。其實就是不想扛社會和周邊的人對他們的流言蜚語,找我們作為躲避的物件得到了躲避的空間和環境之後,他們又找到了個新藉口,他們自己不努力,把當下的不如意都推到我們身上。我覺得他們長這麼大還不會坦然的面對自己的不足與失敗,實在是有些讓人不恥。我就覺得吧,既然都是人,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覺悟為什麼能差距這麼大?他們就不能真誠一點的面對自己,面對別人嗎?”
喜歡餘生盡是你溫柔請大家收藏:()餘生盡是你溫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