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之後,又短暫的休息了一會兒,劇組便重新開工了。
有兩個替身幫忙男女主走位,攝影、燈光根據最好的效果調整了一個多小時之後,才正式開拍。
霍昀正好無聊,也很有耐心的在旁邊看他們演戲,這才發現演戲比他想象中的要複雜而且更枯燥。
一場戲要一遍一遍的走,各個機位各個角度都要照顧到。
拍的過程中還有各種各樣的意外,哪怕是一場親密戲也身邊也有大量的工作人員。
演員能入戲也算是很厲害了。
易子心也難得的有時間看最後一場重場戲,心情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
她是這些角色的製造者,看著從紙片人到有血有肉的人這個過程的轉變難免有些心動與感慨。
寫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她一個人的事,她想自己的角色變成什麼樣子都可以,上升到劇本的創作那就超過了她的能力範圍。
當時去做方也邀請她作為原著作者參與改編,她拒絕了。
一方面是她並沒有特別的想往編劇這一塊兒發展,另一方面是她不想親自動手去改自己創造出來的角色。
劇本創作和小說的創作差距太大了。
小說更多的情況是自己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根據自己個人的意願和個人的價值觀來架構一個故事。
編劇是集體的創作,要集思廣益,還需要看別人的想法以及市場的反應。
劇的製作週期也比較長還需要編劇有超前的眼光,能夠讓劇在一兩年之後播出還不會過時。
她如果要真心往這個方面發展,也還是可以學習的。
只是她目前的職業規劃裡沒有轉行的打算。
所以也不打算勉強自己。
說到底,她的事業心和事業規劃沒有那麼強,比較隨心所欲。
等以後想轉變了再轉變。
霍昀偏頭看向易子心,問道:“大嫂目前還滿意嗎?”
“我還挺期待的。當然再好的演員也比不上你本尊。”
“職業不同,因此帶給每個人的氣質也絕對不一樣。”
“這倒是。但現在的男主角已經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好的。”
“他不錯,不過我並不認為他跟我有什麼關係。”
“劇裡的角色又加了一層創作,跟你的原型確實沒有太多的聯絡了,他們能還原的也只是你1的神韻。”
“我想這部劇會很受歡迎。”
“借你吉言,這樣我又可以提高價格賣版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