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過去,張峰和紅星飯店的合作順暢無比。
錢,像流水一樣進了他的口袋,從最初的一百多塊,很快就積累到了三百、五百,還在不斷增加。
彤彤臉上的笑容多了,身上也長了些肉,氣色紅潤,再不是那個風一吹就倒的小丫頭。
她每天最高興的事,就是等著哥哥從外面回來,總能變戲法似的拿出些新鮮吃食或者小玩意兒。
小院裡,也添置了不少生活必需品,雖然依舊簡陋,卻有了家的溫馨。
送了幾次貨,張峰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趙老闆的飯店消耗量雖然不小,可系統空間裡的肉和菜,依舊堆積如山。尤其是系統每天重新整理的新東西,種類越來越多,除了吃食,還有各種日用品。
單靠一個紅星飯店,根本消耗不完這些物資。
更重要的是,來源!
他總不能一直含糊說是靠“門路”吧?量小還能遮掩,量大了遲早惹人懷疑。
在這個敏感的年代,一旦被盯上,後果不堪設想。
他現在不是一個人,他還有彤彤要保護。
必須找個正當的由頭,一個能解釋大量農副產品來源的幌子。
他手裡現在有錢了,膽子也大了不少。他想到了包個地方,自己“種”,自己“養”。
打聽了幾天,還真讓他找到了機會。
淮城郊區有個生產隊,管著一大片靠近河灘的荒地,因為缺技術缺投入,土地貧瘠,種啥啥不成,隊裡的人寧願去幹別的活也不願伺候這片地,隊長正愁得唉聲嘆氣。
張峰揣著錢,直接找上門,開門見山提出“合作”。
他出錢,提供“改良技術”,負責打通銷路,生產隊出地出人,所得利潤按比例分成,他佔大頭。
隊長開始還猶豫,畢竟張峰看著太年輕,這事兒聽著也玄乎。
可張峰直接拍出了一沓嶄新的“大團結”,又暗示自己在城裡有穩定的大客戶,那誠意足得晃眼。
隊長合計了一下,荒地閒著也是閒著,有人願意投錢擔風險,還能解決一部分社員的活計,何樂不為?最後一咬牙,拍板同意了!
雙方簽了份簡單的協議,蓋上了生產隊的公章。
張峰搖身一變成了這片幾十畝土地的“技術顧問”兼“銷售負責人”,名正言順地擁有了一個可以大量出產農副產品的基地。
大米蔬菜、肉類,總算有了個說得過去的幌子。
以後再往外賣底氣也足了。
農場的事剛落地系統又開始“作妖”了,重新整理的東西越來越離譜。
【一元秒殺的確良布料一千匹!】
【一元秒殺暖水瓶五百個!】
【一元秒殺上海牌手錶一百塊!】
【一元秒殺鳳凰牌腳踏車五十輛!】
看著系統空間裡除了食物又堆滿了花花綠綠的布料、鋥亮的暖水瓶、嶄新的手錶鋥亮的腳踏車零件,張峰腦袋嗡嗡作響。
農場能解釋糧食蔬菜這些工業品怎麼解釋?
總不能跟人說地裡長出來的吧?
這數量開個供銷社分銷點都夠了!
可眼下這環境他上哪兒賣去?擺在黑市?那不是找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