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九十章 萌動20

再加上地上的祭廟和陵園,因此,各種事先準備的時間和功夫也見得不少。

雖然一路過來國人和藩民都已經是面有菜色,但似乎絲毫不能影響遼城方面,在喪禮上奢事大辦的決心與氣魄,

或者說,他們有意透過保持隆重而繁瑣的喪禮,來在眾多世臣分藩,乃至外在的盟友面前面前,昭示身為本家的權威和等秩森嚴,或者說是積蘊深厚吧。

在此期間,我也由羅允孝派出的通事和舍人作陪著,與列位在職的當權之輩,各自交遊接引一番。也算給他們混個日後臉熟,體會一番後羅允孝時代的羅藩風格與用事態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由此期間也得到更多的內幕和風聞:

比如羅允孝迴歸本家的第二天開始,就一口收納十幾個妾室;其中最寵信的是一個叫宰奴的新納妾侍,連帶其家人都一夜之間雞犬升天,其兄長從管理藩奴的歸化人頭目,搖身一變成了新授的普寧城主;

而對一個叫窈孃的女子,格外的言聽計從。而這位窈娘也是如今掌管後宅的女官之,官拜內造大尚,人稱蘇大尚。

而透過這個女人的門路,甚至可以重金求取和謀得一些,本家中下層的職位和頭銜;或是在儀制上獲得一些便利和特權,乃至一些遠地的城主什麼的。

此外,據說這個女人還在幕後隱隱掌握著,將偌大外郭諸多抄沒的產業,重新競價賣以充公用的便宜之權,因此一時間門下投拜者若市,謂之炙手可熱。

甚至還有傳聞說,臨近的倉巖州和勿州,有好幾位原本內定被剝奪領有的世臣,也是因為即使走通了她的門路而保住了領下,只受到降階、罰金和加倍貢給的懲罰。

而對我來說,這個訊息中蘊含的資訊量,就有些令人意味深長了。

就在這結交往來,兼帶見證和風聞,各種政治交涉和妥協的日常當中,數天時間就一晃而過,最終到了卜定出殯的吉宜之日。

只是,站在安舜堡的城頭上,看著從數個城門魚貫而出,又彙集在東面大行拜禮之後,在鼓樂吹打聲中,扶從著調虎紋的柏木梓宮蜿蜒而去的大隊浩蕩人馬;

我忽然有一種奇怪的預感和錯覺,這似乎就是羅藩最後的輝煌和迴光返照了。也多少讓我有些開了一番眼界。

作為邊藩諸侯的治喪,雖然比不上傳統帝王的規格,但在相應的程式和禮節上,卻也是不相多讓;大到主持喪儀的相應人選和配陵的儀仗規格,小到行人具體物件的用料,都是事關體面和威信,不容輕疏和紕漏的。

而從初終—復禮招魂)→設奠立帷堂→訃告,為位,為銘→弔喪贈禭→沐浴→飯含→襲→設重→小斂→大斂→成服,往往要持續好幾天甚至一旬的功夫。

整個過程充滿了莊重而典雅的古風,而據說其中許多禮官和細節安排,甚至都是從幾百年上千年傳習下來產物;相比之下,我所出身那些南海島洲上的外藩諸侯們,相應的葬儀和禮俗,就只能用因陋就簡來形容了。

而這一次又是兩代藩主一起操辦的,因此按照尊長秩序,兩者之間還要拉開間隔,雖然其中大部分都已經在內城完成了;但是剩下扶棺入殮覆土安陵的流程加起來,幾乎沒有十天半個月,是沒法中規中矩的像樣操辦下來的。

再加上即將進入盛夏之期,因此哪怕是連日陰天之下,期間不乏一些年老體衰的家臣或是族人,在喪禮中體力和精神不支,昏闕和病倒的訊息。

我勉強算得上是遠宗,又是重要的外盟。因此,除了一度應許進入內城,站在一干族親重臣的前排邊緣,代表本宗短暫的弔唁和獻儀之後;就得以免於這些繁瑣的喪禮之勞,只要在駐地做壁上觀,一邊打聽訊息就好了。

畢竟,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真正的重頭戲是在葬禮之後,例行的朝見大禮上;據說代藩主羅允孝有意在這個場合,從羅湛基留下的諸子之中,正式確立羅藩世子的人選,以安眾人之心。

或許待到那時候,才是各方勢力粉墨登場,或是上串下跳,乃至圖窮匕見的舞臺和時機。

然而,就在此時此刻,來自羅氏內宅的一個訊息;讓新仇舊恨的情緒一股腦兒得湧上了我的心頭。

喜歡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請大家收藏:()穿越者穿越了穿越者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