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城來人乞援了?”
我愣了下隨機擺擺手。
“且沒空理他,找個藉口讓他慢慢等好了。。”
既然已經從安東道南部的到足夠的好處,在徹底消化掉這些成果之前,我沒有多餘心情在趟入到羅氏內亂那個渾水當中去。
況且眼下在新羅的東征戰事眼看就要收宮了,然而後續投入的精力和事情反而需要更多,另一方面還要保持隨時可以南下支援的區域性動員狀態,實在沒有多餘的力量去理會安東道生的事情了。
就算是那些成批輪休的軍士們,我也已經承諾會給他們和家人團聚或是結婚生孩子的足夠時間,這些承諾可不是那麼好反悔的。
為了保衛淮地保護家園,結束他們假期重新上陣,那是理所當然的覺悟;但是為了個別人的利益和上層的額意志,大冬天裡跑到安東去繼續作戰,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這會揮霍和消耗掉我多年積累下來的潛在權威的。
“還有什麼問題需要呈達麼。。”
我看了眼欲言又止的外行判事羅思瑾繼續追問道。
“你如今也是我淮鎮的重要成員,”
“完全沒有因為過往的身份和事情,而有所避嫌的。”
“承蒙軍上信重。”
他臉上不禁露出一絲感動和誠惶誠恐的顏色才道。
“卻是關於博羅會的事情。。”
“博羅會?”
我驚訝了一下,再次聽到這個名字還是讓人有些心情複雜啊。
“他們又想鬧出什麼么蛾子麼。”
“按照來人的說法,這一次的遼東反亂”
“卻是博羅會打算扶持外姓,而將遼東本家給徹底取而代之了”
我的表情也慢慢變得嚴肅起來,不管過去再怎麼撕逼和紛爭不休,安東大羅氏好歹也曾是婆羅洲小羅氏的宗家,在明面上於情於理是沒法完全坐視其覆亡;
而且,好容易在在新羅藩將博羅會扶持的政權和勢力給打壓下去,卻又讓他們在安東之地重新做大起來的話,那我這一切努力又是為了什麼呢。
“好吧,先見一見來人再說。。”
我有些沉重的點了點頭。
“然後我會下令半島三州就地動員起來,讓當地駐守準備出兵接應的事宜吧。”
“要是事情已經無可挽回,就讓族人舊屬避到南邊來吧”
“最不濟,我治下還是能夠庇護他們一時一世的。”
於是,在徐州城外的另一個地方,新建城的館舍裡羅成信也在患得患失中等來了準備會見的訊息。
短短兩年多時間,遼東半島上的三州十一城的治下,就像是完全換了一番風貌一般;往來如織的商旅和永遠都是那麼忙碌的販夫走卒,顯然都是就近加入了淮東所掌握的環渤海體系之後,所帶來的輻射效應;
而在這種繁榮的背後則是另一種令人苦澀和沮喪的事實,除了一些還在懷念羅氏往昔榮光的老人之外,當地人心向背也逐漸不復為羅氏本家所有了。
因此在如此林林總總的心緒印象下,讓他即將要面對那位遠宗,而特意準備下來的條件和話語,也是一變再變,在患得患失的憂慮重重當中,已經往復推翻了好幾次。
說實話,他並不是一個老練城府或是多謀善斷的人物,只是臨危受命而不得不努力去做;但是終於能夠得到親自接見的機會了,他也必須不顧一切代價的把握住這個機會才是。
。。。。。。。。。。
而在新羅藩,
隨著江面上密密麻麻渡江逃亡的身影,大同江的江水似乎都已經沸騰起來了;